評論:臺灣師生為何紛紛“西進”
臺灣師生為何紛紛“西進”(看臺絮語)
“有好幾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在建中讀書的孩子,都要去大陸念清華,擋都擋不住,他們同學都在講,念臺灣大學不如去大陸念清華!”最近,一名臺陸委會的諮詢委員在臺灣媒體上這樣感慨。
建中指的是“臺北市建國高中”,相當於大陸的中國人民大學附中。不僅這裡的孩子畢業之後想去大陸,連“綠色大本營”臺南市的優質高中畢業生,也大批選擇到大陸讀大學,比去年激增了10倍。臺灣媒體寫道:大陸磁吸效應太強,臺灣人赴陸年齡層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學畢業後才去大陸找工作,優質臺生赴陸讀書勢不可擋。
說來感覺很不可思議。筆者前些年參加“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採訪活動時,有名臺灣高中生告訴我,2003年左右他姐姐來參加夏令營,媽媽給裝了很多速食麵、衛生紙、牛肉罐頭,媽媽說大陸生活苦,這些東西都沒有,多帶點。
如今,臺灣高中生的媽媽帶著家中最優秀的孩子來大陸高校面試,長長的隊伍繞了好幾個彎,也擋不住他們的腳步。原因無他,只是為了謀未來。
近年來臺灣社會內耗嚴重,經濟幾乎沒有成長。尤其是民進黨2016年上臺以來,兩岸關係冰封,政治惡鬥升級,經濟建設“交白卷”,學生留在臺灣,看不到希望。日前有名在臺灣頂尖大學讀博士的女孩主動中斷了在臺灣的學業,重新到香港考讀博士,她給臺當局寫了一封信:“臺灣的高等教育讓人失望透頂,不僅無法支援國際人才培育,根本就是阻礙真正的人才發展,留下來沒有意義。”
而反觀大陸,不僅有優質的教育,活躍的企業,可觀的薪資,與國際接軌的機遇,更有實現人生夢想的可能。“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有位母親這樣評價。
同樣“用腳投票”的還有臺灣高校教師。民進黨上臺兩年來,臺灣高校發展滯緩,與大陸差距越拉越大。“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政策,都對高校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有島內校長用“教授逃命潮”形容。這位校長說,年金改革後他和學校會計室精算過,教授們退休金每月少了近3萬元新台幣,所以不少60歲左右的教授,考慮轉往有4到5倍薪資的香港、大陸或新加坡,“這是正在發生的事”。
“人往高處走”是不變的鐵律。島內輿論早已有聲音說,如果能生活得下去,又有誰願意背井離鄉呢?正是因為臺灣高教這幾年被政治“玩完了”,看不到進步的可能,老師和學生才集體“出走大陸”。然而,面對民眾的訴求,民進黨當局不是努力自省和改變,反而極盡阻攔之能事,卡、限、查、扣,已是怨聲四起。
民意如洪水。就如臺灣學者邵宗海所說,蔡英文卡臺灣民眾到大陸發展的行為是在搞極權政治,是自我限制與自我封閉。年輕人出不去,又不給機會到大陸就職,民眾的大量不滿情緒早晚會引爆,下次“太陽花學運”就不是針對國民黨了。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