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遷臺曆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在上海舉行大陸首展

2019-10-10 08: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上海10月9日電(記者潘清)“娘,我會活著回來。我也深信一定會見到我健在的親娘。你一定要等我回來……不孝兒秉涵叩上。”

  這封寫于1979年8月的家書,由臺灣發出,輾轉海外方才寄達。告別家鄉30載的高秉涵,等來的是母親已經去世的消息。為了彌補未能在母親生前盡孝的遺憾,高秉涵多年來先後送百位在臺老兵骨灰回鄉、魂歸故里。

  9日在上海開幕的“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曆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大陸首展上,這封家書連同高秉涵和母親的珍貴合影,以及高母一件已經褪色的藍色大褂,成為最令觀眾動容的一組展品。

  由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聯手高雄、上海、臺北、福州四城市文化單位共同主辦的此次巡展,延伸自2016年開始的“遷臺曆史記憶庫”搶救計劃。巡展由豐富影音資料和珍貴文物構成,分為“漂移時光”“遷臺映像”“落地成家”“我的傳家寶”四大展區,勾勒還原了這段遷臺曆史的流變脈動。

  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影像,背後都有一段催人淚下的遷臺故事。詩人張默1949年從上海搭乘中興輪赴臺,多年後重回南京,在母親墓前寫下詩篇《我在母親的墳前翻了一個大筋斗》。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1947年出生於南京,次年隨父親沈春池赴臺,成為遷臺曆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如果沒有及時記錄搶救,許多老一輩的故事就會在歷史中消失殆盡。”基於“亡羊補牢”的想法,基金會啟動了“遷臺曆史記憶庫”搶救計劃。迄今,這個計劃已搜錄逾800位遷臺人物及其後代的真實經歷。

  “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今年7月在臺灣高雄舉行首展,獲得熱烈反響。在沈慶京看來,眾多遷臺長輩當年從上海啟航,跨越海峽開啟人生下半場;巡展選擇上海作為大陸首站,對兩岸同胞而言意義深遠。

  巡展上海站聯合主辦方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會長李雷鳴表示,波瀾壯闊的兩岸歷史記憶,是兩岸同胞的共有財富。正確認識同根同源的歷史軌跡、不斷增強血肉相連的親情紐帶,需要兩岸同胞共付努力、不懈守護。期待兩岸人民共用發展機遇,書寫新的歷史記憶。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