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熱議“26條措施”
華夏經緯網12月8日訊 由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台灣“二合一”選舉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7日在南京舉行。大陸最近出臺的“26條措施”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的熱議話題。
江蘇省臺辦一級巡視員王魯寧在開幕式中致辭表示,“26條措施”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含情量深,充分展現了大陸方面願意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誠意。江蘇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交流最熱絡的地區之一,吸引臺資和蘇臺貿易額連續多年在大陸保持領先地位,營商環境滿意度位居大陸前列,一批有溫度、有內涵的蘇臺交流品牌在島內深入人心。我們將在持續推進中央“31條措施”和江蘇省“76條實施意見”落地落細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貫徹落實“26條措施”的具體措施,確保各項惠臺政策應落盡落、同等待遇應享盡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指出,大陸最新公佈的“26條措施”注重在新經濟領域對臺商釋出重大利多,如在5G、創新研發、迴圈經濟等大陸具有龐大市場潛力、臺灣產業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領域,優先讓臺灣享受大陸新經濟發展機遇,展示出大陸的誠意和善意,是兩岸共同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經濟全球化調整的重要路徑。
目前任職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的臺灣學者黃清賢表示,大陸推出“31條”與“26條”惠臺措施,以及28個省區市、102個地方配合推出具體實施細則,就是大陸主動治理兩岸關係,表達出治理能力的具體表現。“26條措施”範圍更廣、程度更深、更與時俱進的配合新環境趨勢。
臺灣政治大學兩岸政經中心研究院徐東海認為,“26條措施”出臺的意義是給臺胞有了長期就業、創業、生活的法源基礎。臺商面臨臺灣市場有限之壓力,與大陸接軌,有利於深化兩岸社會經濟融合,共創互利雙贏的“兩岸命運共同體”成為一條必然選擇的路徑。(文/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