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7月

  時間:2010-08-07 15:29    來源:華夏經緯網     
 
 

  14日 海基會刊文稱,兩會制度化協商管道展現出“對等協商、解決問題、擎劃未來”的重要意義,未來應以“攜手合作,共創雙贏,為民興利,互惠繁榮”的信念為臺灣締造“黃金十年”。

  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禁止民進黨參選人與非民進黨參選人聯合競選。輿論稱,這是民進黨與陳水扁“暗中切割”,將對陳致中及“一邊一國連線”成員造成衝擊。

  15日 臺“陸委會”宣佈,即日起開放大陸觀光客赴澎湖落地簽證,大陸民眾經“小三通”赴臺許可有效期從15日或30日放寬至6個月,停留時間從7天放寬至最長4個月,延期停留從不得超過7天放寬至不得超過15天。

  17日 苗栗大埔農民因農地徵收案發起“千人夜宿凱達格蘭大道”行動,吳敦義隨後提出縮小徵收方案、從優從寬補償、行政訴願3條途徑平息了爭議。

  18日民進黨舉辦第十四屆第一次“全代會”,共選出30席中執委、10席中常委、11席中評委,其中新係和蘇係是最大贏家,謝長廷最高票當選中常委,呂秀蓮僅當選中執委,扁係則在中常委選舉中全軍覆沒。

  吳敦義強調,支援“內政部”將“疆獨”分子熱比婭列入境管名單、3年內不得訪台的決定。

  在陸客赴臺旅遊兩週年之際,大陸正式開放第三批陸客赴臺旅遊省市,包括內蒙古、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6地,至此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赴臺旅遊全部開放。

  19日 臺舉行“漢光26號”演習,馬英九在視察中重申“備戰而不求戰”理念,要求強化戰備整備,建構“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優質勁旅。

  20日 臺《遠見》雜誌民調顯示,馬英九滿意度升至32.2%,為1年來最高點;信任度升至44.3%,近10個月來首度超過不信任度:52.3%反對蔡英文關於“執政後公投廢除ECFA"的主張。

  21日 蔡英文宣佈,聘前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回任秘書長。輿論稱,吳回鍋為民進黨五都選舉吃了“定心丸”。

  臺媒體爆料稱陳致中召妓,迅速成為島內關注的焦點。各界認為,這將對陳的高雄市議員選情帶來衝擊。

  謝長廷首次對違反退出政壇承諾表示歉意,隨後再稱“當年公開說退出政壇是判斷錯誤”。媒體指出,這是謝在當選民進黨中常委後正式復出政壇的標誌。

  22日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表示,福建將爭取率先落實ECFA早收清單和有關內容,為ECFA全面正式實施提供示範。

  島內“獨”派社團舉行造勢大會,民進黨5位候選人簽下共同承諾書,保證當選後“堅決守護臺灣主權”、“加強臺灣主體教育”、“振興經濟、提高就業”、“照顧弱勢、追求公平”、“維護環境、永續經營”。

  25日 雲林縣台塑六輕工廠爆炸引發火災,民進黨借機“打馬”,並炒作五都選情,馬當局則積極善後,防止事態擴大,初步贏得輿論肯定。

  26日 蔡英文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在ECFA議題上“與其狗吠火車,不如打好選戰”,“執政後將公投廢止ECFA”是“媒體過度解讀”。輿論認為,這意味著民進黨可能逐步撒出反ECFA戰場。

  臺灣與巴拿馬簽署“臺巴遣送受裁判人條約”,雙方互認刑事確定判決,在對方域內被判刑的本方民眾可遣回境內執行刑期。

  27日 海關總署與臺“財政部”達成《原產地關務作業程式》協議,這將確保兩岸商品適用ECFA優惠關稅待遇,避免其他國家借機享受優惠關稅待遇。

  臺“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稱,6月陸客赴臺共計13.56萬人次,同比增長135.95%,其中觀光客為10.36萬人次,同比增長296.66%。

  臺“高等法院”對陳水扁親信、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司法黃牛案”二審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相較一審12年的判罰大為減輕,引發島內譁然,懷疑背後存在司法黑幕。

  28日 臺“審計部”在2009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中指出,臺當局債務高達4.2962萬億元新台幣,創歷年新高,在不增加舉債前提下需62年才能還清。

  29日 臺“外交部”聲明指出,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週遭水域,“都屬於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水域,主權屬於中華民國,不容置疑”。

  30日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指出,大陸一直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商討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至於兩岸軍事部署的有關問題,“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時候進行討論”。這是大陸軍方首度就大陸撤除福建沿海對臺導彈部署議題表態。臺當局隨即做出謹慎善意回應,希望大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主動撤除導彈。

  31日 臺“陸委會”官員表示,採認大陸學歷的政策是開放的,但初期幅度不大。臺“教育部”官員則指出,若陸生法案不溯及既往,將以學歷甄試方式核發同等學歷證明。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6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5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4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3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2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1月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