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書店敗走麥城”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繼6月“學而優”廣州暨南大學西門店關閉之後,經營16年之久的廣州第一家三聯書店也于7月31日撤出廣州購物中心,接下來,在廣州核心商圈盤踞十年之久的“龍之媒”書店也將於8月15日結束營業,而這已不是廣州一地的特殊現象了。打著“全球最大全品種書店”標語的第三極書局3年內虧損8000多萬元,今年1月終於不堪重負關門,北京的三聯韜奮圖書中心近日也騰出二樓開辦咖啡館,以減輕成本壓力。另一則來自海外的消息告訴我們,上週二,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董事會也宣佈正在考慮出售公司。全球實體書店,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危機。(8月9日《深圳商報》)
表面看,民營書店的虧損倒閉幾乎都是因為高昂的房租,遏止了民營書店前進的步伐。事實上,在市場經濟下,適者生存,既然無法適應市場,民營書店被淘汰也不能怨天尤人,只是我們再沒有那種讀書買書的氛圍了。正如北京“三味書屋”店主李世強先生所言,“書店不光是一個賣書的地方,而應該是一個交流和人際溝通的公共空間。”在國民閱讀率不斷下跌的今天,民營書店“集體死亡”總是一種隱憂,書店紅火才是這個時代的象徵。因此,民營書店“集體死亡”為尚未倒閉的實體書店也敲響了警鐘。
當然,民營書店“集體死亡”或許也是一種必然。歸根結底,真正“逼退”私營書店文化的,恰恰是人們日益流變的文化觀與價值觀。隨著網路的繁榮和電子書的盛行,實體書確實可能面臨整體沉淪,或許這是誰也無法阻擋的。然而,我以為總有一部分經營好的書店能夠存活下來,因為這也是社會的需要。(張魁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