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四屆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評論反應·第五屆

海峽論壇五年憶之三:福建先行,愛拼才會贏

時間:2013-06-20 18:20   來源:台灣網

  作為海峽論壇的主辦地,福建基於閩臺獨特的“五緣”優勢,一直在兩岸交流中著力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所謂“兩岸合作、閩臺先行”,海峽論壇走過的5年,實際上也是中央賦予海西先行先試特殊政策在福建落地、踐行並且“開花結果”的5年。福建以自己先天的優勢與後天的努力,譜寫了一曲兩岸攜手、愛拼才會贏的動人樂章。

  “鄉緣”先行

  “80%的臺灣人是福建遷過去的,所以福建和臺灣的關係是非常密切,切都切不斷。要實現兩岸和平發展,應先把福建和臺灣做好。”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世界閩南文化節”上說的話不是新聞,卻仍能在兩岸同胞間產生強烈的共鳴。作為大部分臺灣民眾的祖籍地,作為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的發源地,福建在對臺交流中的獨特優勢不言而喻。所以,福建的先行,首先是閩臺兩地人民情感上的先行,是“鄉緣”的先行。

  閩南人移居臺灣為最多,他們不僅帶去方言,也帶去閩南人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居建築等,代代傳承,迄今仍相同或相近,媽祖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關帝文化、陳靖姑文化、大聖文化等種種盛行閩臺兩地的民間信仰和文化,正是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與緊密紐帶。這在已經舉辦了5屆的海峽論壇上,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海峽客家風情節、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媽祖文化活動周、海峽兩岸開漳聖王文化節、鄭成功文化節……每一屆海峽論壇都在盡最大努力,以求提升祖地文化內涵,廣泛吸引閩臺基層民眾參與交流,促進兩岸鄉親的親情融合、血脈認同。

  以兩岸民間信俗文化搭橋,是海峽論壇特有的、也是福建特有的方式,通過閩臺血緣親、地緣近、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五緣”關係,進一步增進臺胞對“根、祖、脈”的認知,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因為說到底,兩岸交流是人與人的交流,最珍貴的是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

  政策先行

  “十二五”規劃綱要在有關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內容中提出:“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5屆海峽論壇上,大陸總共發佈了124項對臺惠民政策,涉及兩岸人員往來、經濟合作、文化教育、社會生活、權益保障等方方面面,也格外彰顯了海西色彩、福建元素。

  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發佈8項惠臺新政,其中直接涉及到閩臺兩地的包括:許可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試點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涉臺民事法律諮詢服務等。

  2010年國臺辦在第二屆論壇上宣佈繼續在鼓勵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簡化審批程式、幫助融資貸款等方面改進服務,努力使在閩臺商更有信心創業,使在閩臺胞更加快樂生活;民用航空局則公佈了進一步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兩岸航空運輸發展的9條政策措施。

  2011年第三屆論壇大會上,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表示將對福建先行先試給予積極支援,國家新聞出版署宣佈支援福建新聞出版業5條惠臺政策,國家旅遊局發佈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地區個人旅遊政策。

  2012年,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福建推出了方便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加強閩臺文教交流以及廈金海底光纜項目動工等6條對臺惠民新舉措。廈門、漳州等市也出臺多項鼓勵臺商創業和支援臺企發展的措施。

  2013年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大陸宣佈的31項對臺惠民新政策措施中,面向福建的新政多達一半以上,既有中央促進閩臺交流合作的政策,也有福建推動閩臺科技合作、扶持中小臺企、便利人員往來等多方面的舉措。

  經貿合作先行

  5年來,每一屆海峽論壇的惠臺政策發佈,都圍繞閩臺兩地的各項交流展開。而福建也不負重望,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合作捷報頻傳:首個海峽兩岸合資產業投資基金在閩設立運營,目標規模200億元;廈門至金門海底直達光纜項目建成投用,福州長樂至臺灣淡水海峽光纜1號工程竣工,開啟兩岸“通信直航”新時代;首個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率先開建,海峽股權交易所、海峽證券公司等項目正加快建設;率先零關稅進口臺灣水果和採購臺灣農產品;率先入島舉辦商務展會和實現赴臺投資;率先開放事業單位錄用臺胞和企事業單位招聘臺灣專才……

  福建先行先試,在閩臺雙向投資方面成績突出,截至2012年12月,福建經商務部核準在臺灣地區設立的企業和分支機構共35家(18家企業,17家機構),福建企業協議投資額1.63億美元,居大陸首位。與此同時,福建積極鼓勵臺灣金融機構來閩投資,目前臺商已是福建第二大投資夥伴,在閩臺商有3800多家,投資項目超過9000多項,投資總額也超過100億美元之多。

  閩臺農業合作方面,逐步朝整體配套方向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產業聚集效應。臺資農業項目數和利用臺資額繼續位居全國第一,閩臺農產品貿易迅速增長,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成效也非常明顯。目前大陸共有29家臺灣農民創業園,其中福建有6家,是最多的省份,這些創業園已成為產業特色明顯、典型示範突出的兩岸農業合作最重要的平臺。

  金融合作方面,福建率先開展對臺金融業務,金融機構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如富邦銀行成功參股,廈門銀行成為大陸首家臺資銀行;廈門銀行獲准開展人民幣與新台幣雙向兌換等。此外,福建積極建設兩岸金融中心,引進金融項目147個,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

  福建還因為海西經濟區而收穫兩岸更多目光。2004年,福建首次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2009年5月6日,《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標誌著海西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二五”開局之年,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賦予了海西先行先試的種種保障措施,為加強海西建設和兩岸經貿開啟了新篇章。如今,海西政策不斷疊加,海西效應不斷釋放,“南有廈門、北有平潭”的福建城市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尤其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經過3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具備了建設兩岸共同家園的條件,受到臺灣同胞更多的關注與參與。

  黃金通道先行

  一路前行的海峽論壇見證了閩臺兩地鄉親的情誼、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亦見證了兩岸直接往來綜合樞紐在福建的日益完善。如今,跨海而來的臺灣鄉親,可以選擇飛機直航、可以乘坐海峽號客輪,也可以選擇正式開通了夜航的夏金航行。閩臺兩地的一日生活圈從硬體設施到軟體機制已經全面構築,民眾間的交往也變成了鄰里間的串門。

  5年來,依託“小三通”,福建積極拓展多種兩岸直接往來的形式,先後開通福州、廈門至花蓮,福州至澎湖的空中客運直航航線;平潭至臺中的“海峽號”航線通航以來,常態化運送旅客12萬人次;福州成為大陸首個與臺灣開展快遞業務的航點。憑著便捷多元的往來方式,福建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大陸其他省份居民經該省赴臺旅遊。截至2012年底,大陸居民經福建口岸赴臺旅遊達89.1萬人次。為了做強“海峽旅遊品牌”,福建成功舉辦旅博會、“萬名福建鄉親遊臺中”等活動,進一步推動了閩臺旅遊交流再上新臺階。

  來自臺中市的東區調解員協會會長柯富章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說:他曾用“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當作開場白進行調解工作,只要是中國人就不會不懂得這句話的道理,這種傳統俗語或俚語中包含的是中華民族共通的民族倫理觀念。而福建與臺灣之間就是這樣的近鄰,近年來,一系列對臺惠民政策不斷釋放出積極的效應,使福建對臺交流合作的優勢、地位與潛力得以進一步強化,站在第五屆海峽論壇新的起點上,福建正在積極落實各項對臺惠民政策措施,努力為臺胞臺商在閩創業生活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是在努力詮釋兩岸中國人“愛拼才會贏”的不屈本性。


分享到:
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