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6月14日電 (記者 張建忠)以“弘揚船政精神、實現民族復興”為主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14日在福州舉行,拉開海峽兩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動周的帷幕。
海峽兩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動周是第五屆海峽論壇的系列活動之一。這也是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首次進入海峽論壇,主辦方表示,此舉將推動兩岸船政文化交流走向更高層次,挖掘更深內涵,帶來更大影響力。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給本屆研討會發來的賀信中指出,福建船政作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為應對外國強敵的堅船利炮,緊密跟蹤國外船艦技術發展的前沿,先後自行設計了木殼船、鐵脅船、鐵甲船,為中國近代海軍的國防裝備製造奠定了基礎,顯示出強烈的海防觀念和海權意識。
面對當前釣魚島、南海等問題紛起,林文漪對研究、弘揚船政文化的現實意義給予充分肯定:要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保護海上通道、對外貿易、海外市場和海洋產業,就必需有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而這種理念早在船政先輩們的洞識中體現出來。
來自海峽兩岸的林則徐、左宗棠、沈葆楨、嚴復、羅豐祿、葉祖珪、薩鎮冰等30余個傑出海軍精英家族的後裔或代表,還有臺灣中華日報社董事長胡鴻仁、原臺灣海軍副總司令徐學海及臺灣10多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就“船政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發展”、“船政文化與國家軟實力的增強”、“船政精神與國防力量的增強”、“船政精神與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等進行探討。
船政創辦人左宗棠後人、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左煥琛談及“船政根本”時說,追求“國家振興,民族復興”,是船政創辦的初衷,也是一個半世紀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追尋的目標。
臺灣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陳復說,船政精神是當下不可或缺的精神,歷史上,船政興起背後寄託著強國與復興的夢想。胡鴻仁也表示,船政文化在臺灣有很大的影響力。
福建船政在創辦和發展過程中與臺灣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福建船政文化與臺灣交流頻繁,兩岸學術研究不斷。此次交流周就在研討會之外,舉辦“船政與臺灣專題展”、兩岸船政後裔懇親祈福等系列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