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認為,農戶小額貸款本是國家惠農的好政策,但羅源縣在執行中卻走了樣。挾農戶“貸款難”之急,收取莫須有的理財費,銀行虛增了中間業務收入,卻加重了農民負擔。
走樣的農戶小額貸款
羅源縣松山鎮一名農戶靠養殖對蝦為生,今年3月份打算貸款3萬元擴大生產,後來在一個朋友的引見下,辦理了農戶小額貸款。
“將近辦了兩個星期,在最後一天簽借貸合同時,銀行說要交1800元,等了一個小時才拿到發票,看到居然是理財服務費。”這名農戶說。
據中國農業銀行的官方網站介紹,理財業務指農業銀行為客戶提供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和專業化產品的活動。“太奇怪了,農戶小額貸款跟理財服務有什麼關係呢?根本連一點邊都沾不上。”這名農戶說。
記者在羅源縣農行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農戶小額貸款通知的規定》中找到了“理財服務費”的出處。根據該《規定》,“農戶小額貸款每年1萬元另收200元的中間業務收入,如借款金額3萬元,期限3年,收1800元。”“理財服務費”即屬於《規定》中的中間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