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錢流”
天津:融洽會上難覓小企業身影
《經濟資訊聯播》欄目,繼續我們財經頻道的特別節目聚焦“錢流”。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企業缺錢,那麼按照一般的推測,在各種各樣的融資洽談會上,會有很多小企業非常積極地參加,來尋找與資本提供方的對接機會,為融資而努力。可是,正在天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記者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來參會的小企業很少,這是為什麼呢?來看記者發自天津的報道。
在這次融洽會上,會議組織方特意設立了資本對接區和八分鐘約談的小房間,以方便融資方和投資方溝通和對接。他們甚至還為每一家參會的企業安排了具體的機構來訪時間。可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參展企業說:這是安排的時間,有的來了,有的沒來。
在資本對接區,記者看到,企業一方顯得非常冷清,除了前兩排的展位之外,其餘的展位都沒有人。而在這個展區,各家企業的展位中,大約有一半也都是空空如也。這樣的狀況,讓一些參會的投資機構頗為失望。
參展投資機構:(發牢騷,有意見)
參展投資機構:(發牢騷,有意見)
一個這麼大規模的融資洽談會,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景象?難道真的像現場的一些機構說的,企業也許不缺錢嗎?記者轉了一圈發現,來到這裡的企業,實際上很少有真正的小企業,絕大多數都有著非常大的資金量需求,大都在幾千萬以上。像這家企業開口500萬到1000萬,已經算很少的了。
參展企業說:我們要5000萬。
參展企業說:我們要5600萬。
參展企業說:我們要開100家店,每家1000萬,總共需要10個億。
聚焦“錢流”
(新)資本方“傍大款” 中小企業融資難
《經濟資訊聯播》欄目報道:會場上如此多的企業開口就要融資幾千萬,但似乎只有這樣的企業才有和投資機構對話的資格,這就把那些只想貸款十萬百萬的小企業拒之門外。這種貸款“歧視”現象在各種金融機構中都普遍存在。特別是銀行,他們願意信貸“批發”,而不願意“零售”,因為“零售”放貸的平均成本要比“批發”高很多。因此,銀行只樂意“傍大款”。
參會投資機構:現在銀行資金規模很緊,對銀行來說主要是支援一些大的客戶,確保一些大的客戶,中小企業這一塊,目前從宏觀調控角度來說,等於說銀行的整個資金鏈都很緊。中小企業更緊,本來中小融資就困難,中小企業的資金目前是相當的緊張。
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被拒貸的比例也很高。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滯後,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專門機構少,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貸款監控成本高、風險大而不願意放款。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記錄影響了銀行的積極性。
參會投資機構:是在制度上和融資環境上,小企業一般資本積累弱,抗風險弱,擔保不能解決,而銀行不能放棄擔保,這個問題比較大。
當然,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不強也是造成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大多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偏小,很難達到直接上市發行股票和債券的要求,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資信度不高,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較低,基礎未做好就盲目擴張。這些“缺點”更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難度。
參會投資機構: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時間多,無擔保,等等。有人借錢,當然更願意借能夠償還的人……例子。有時企業會高估自己的可能,因為之前中國資本市場活,能上市就成為億萬富翁。我們提醒企業要看好自己的價值。
從我國的角度來說,相比西方國家而言,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方式顯得很傳統和狹窄,缺乏必要的創新,而大多西方國家都為本國的中小企業建立了專門的融資渠道。
參會投資機構:在美國,政府有舉措,有私營的融資平臺,融資渠道多元化。私募等基金形式,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