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如背上大山
日賺25.4億元仍然捉襟見肘
銀行全民動員拉存款
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賺得凈利潤4649.54億元,相當於每天進賬25.4億元。然而,輝煌的盈利能力仍然沒有讓銀行股擺脫“白菜價”的命運。投資者擔心什麼?“缺錢”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21.5%的準備金率、75%的存貸比讓銀行雖然賺得不少,可能用的活錢卻捉襟見肘。近期擴大準備金基數的新規則似乎預示著,在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局面下,高懸在銀行業頭上的緊縮政策還遠遠沒有結束。
仍是“賺錢機器”
上半年,工、農、中、建四大行實現凈利潤達到3393.65億元。工商銀行以1096億元的凈利潤輕鬆蟬聯A股最賺錢上市公司;建行、農行和中行則緊隨其後,分列最賺錢公司榜單的第二、三、四名。
銀行仍然是名副其實的“賺錢機器”,這得益於息差收入的逐步擴大和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
今年以來,央行持續加息使得貸款收益明顯增長,議價能力增強的銀行們基本取消了首套房貸優惠,消費貸款利率至少上浮10%以上,有的銀行對公業務中,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50%甚至更高。貸款利率上浮讓銀行的息差收入飆升。以工行為例,上半年,其營業收入高達2311.6億元,其中59.44%來自存貸利差收入。
此外,中間業務收入在上半年增長迅猛。中間業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不動用自己的資金,向客戶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並收取手續費的業務。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僅依靠手續費及佣金賺得的收入就達2186.92億元,增幅普遍超過40%,有的甚至高達90%以上,僅工、農、中、建四大行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就突破了9萬億元。
資金缺口5000億
雖然業績風光,但上半年層出不窮的再融資卻顯示出銀行業在資金上的集體窘迫。
工行、農行、中行、民生銀行分別發行380億元、500億元、320億元、100億元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華夏銀行則在上半年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工作,共募集資金201.07億元。
銀行存貸比壓力如泰山壓頂,讓銀行不得不收緊錢袋。而去年1月18日至今年6月,央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上調600個基點,回收流動性超過4.2萬億元。近日,央行又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這意味著又有大量資金將被凍結,相當於未來6個月內上調2至3次存款準備金率,這對於商業銀行原本緊張的資金面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目前負利率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漸喪失,企業和居民已經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此前表示,隨著國內銀行貸款規模的增長,銀行普通資本面臨的壓力比較大,據相關部門研究發現,國內幾家系統性的重要銀行在近5年內會有4000億至5000億元的資本金缺口。
後臺人員也要拉存款
“還是挺差錢的。”一位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無奈地表示,自己是後臺工作人員,應該沒有攬儲的任務,但最近也被鼓勵推薦客戶,還要參加各種拉客戶的業務競賽,“以後拉來多少存款要換成積分,直接和收入掛鉤。大家資金壓力都挺大的,沒有存款就沒錢放貸、沒法掙錢”。
事實上,儘管銀行業又一次在凈利潤上傲視群雄,但其利差收入佔比偏高的單一盈利模式在貨幣政策、無錢可貸的背景下已經難以為繼,這也讓外界對銀行業未來的盈利預期並不看好。(劉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