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於向股市要錢的上市公司,在理財市場卻變成了“款爺”。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投資理財產品公告,合計投資金額超過200億元,其中海螺水泥豪擲40億元“傲視群雄”。這些公司不僅“懶於”披露詳細投資情況,而且有近一半公司在銀監會發佈嚴控部分理財產品後仍作出了投資行動。
盤點這些公司的投資行為,記者發現有幾大特點:
首先是“頂風”理財,案例及金額日漸擴大。尤其是在今年6月中旬,銀監會發佈了針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規範的會議紀要,明令禁止六項違規操作之後,仍有近30家公司公佈了理財產品投資計劃,約佔今年以來公告投資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總數一半。
其次,為了規避監管,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時越發喜歡使用“單一資金信託”模式。該模式最大特點就是私密性,因此幾乎規避了所有監管。海螺水泥40億理財計劃中大部分即屬於該模式。陜鼓動力8月24日披露的13億元購買理財產品計劃中,也有8億元是投向單一資金信託計劃。
第三,輕視風險,對購買的理財產品情況披露不詳,不少公司甚至在半年報中都不披露具體情況。更有部分資金借道理財產品流向了風險較高的房地產領域。
上市公司在監管趨嚴情況下,仍大手筆購買理財產品,不僅折射出其實業經營環境之慘澹,更凸顯出部分公司在風控方面的薄弱。
據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遠忠介紹,銀監會規定,銀行理財產品絕對不允許保證收益率,因此一旦發生虧損,相關銀行或信託公司不承擔責任,主要風險責任都落在購買者身上。可見,上市公司理所當然地認為理財產品“低風險”,既缺乏嚴密的邏輯論證,也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由此可推測,如此輕率的投資行為,不是無知者無畏,就是打著理財口號,行見不得人之交易。
值得欣慰的是,這些“輕率理財”及其背後隱藏的風險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深交所近期已從資訊披露入手,強化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理財監管,除了將各項投資納入披露範疇外,還著重強調上市公司在進行風險投資前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分析人士預計,不排除深交所將該監管新規擴大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