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款失敗手續費照收 消費者質疑銀行“行規”

2012-05-16 09:48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范樂

  市民投訴

  手續費不退回為啥不明示

  在民心網上,瀋陽一市民投訴:銀行匯款不成功還收取手續費。

  銀行回復稱:營業部電子銀行部接到此情況後,及時致電客戶了解到,客戶稱對方沒有收到款項。經銀行內管系統查詢:客戶于2012年2月7日通過該行網銀跨行匯款,收款人為鐘某,金額為10000元,交易成功。經運營管理部清算中心查到該款項于當日由收款方銀行退回,退匯原因為“賬號戶名不符”,銀行已將情況告知客戶。因此,銀行方匯款已成功,但由於客戶原因(收款方資訊填寫有誤)造成款項已到達收款銀行,並由收款方銀行退匯的,不退回手續費。如果是銀行系統原因未將款項匯到,銀行會將手續費全額返還。

  而該市民對於銀行這樣的回復顯然不能滿意,質疑銀行沒履行到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沒有在明確的位置註明:此筆款項如果匯不成功的話,手續費是不退回的。

  銀行再次回復稱:客戶提出的意見非常好,但目前,各家銀行都沒有類似的提示,我行在客戶轉賬匯款時,有對收款方資訊及手續費收取的提示,須客戶確認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客戶在轉賬時須特別注意核對收款人資訊。關於設置此類匯款不成功,不退回手續費的提示,我們會向總行反映。

  銀行回應

  不退手續費各銀行都這麼做

  昨日下午,記者諮詢了6家銀行,得到的答案都是:匯款不成功不退手續費,這在銀行業已是多年“行規”。

  一家銀行電子銀行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行在受理跨行轉賬業務時,需要通過央行的大小額支付系統才能實現,即便沒有成功,但是使用了系統,仍需要支付費用。也就是說,銀行一般是通過電匯的方式進行的,收取的電匯費用大部分是交給人民銀行的,匯出銀行只是代收。

  另外,由於異地跨行匯款,匯款行無法核實對方資訊,因此,客戶在不清楚開戶行完整資訊時,應及時撥打收款行的客服電話進行查詢。如果自助終端無法提供相應的開戶行選項,最好到櫃檯辦理。

  而消費者對於銀行這樣的解釋卻不認可,“電子成本能有多高,要不要不管成功與否就收取四五十元的手續費?”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責任在客戶,就好比打電話撥錯號,收費成立;如果客戶填的資訊準確但匯款未成功,收費不成立,央行即便收取了跨行支付費用也應予以退還。”轉賬行與客戶達成商業契約,並收取了服務費,就應盡力保證交易成功,但是如果交易中斷或停止,就不應該按照原價收費。

  網友熱議

  銀行以何理由收手續費?

  @Casso:用電子銀行跨行匯款,失敗,資金凍結兩天,未完。退回款項,手續費沒退。問銀行以何種理由收我手續費?是這樣回答:我幫你匯款,你要給我手續費,但匯不匯成我不保證。幾塊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我這幾塊錢被侮辱了。

  @快樂的風人:求擴散,在銀行無紙化櫃員機上異地存款,操作兩次往同一個賬戶匯款兩萬塊居然收了100塊的手續費,而在櫃檯只要50,想用高科技搶劫是吧。千分之五的手續費呀。你說暴力不暴力。

  @廣東農商行股東:今天通過銀行匯款給中國官方的慈善機構,結果手續費照收,這是不是屬於亂收費?

  @羅LAURA:今天在銀行取出八千塊,異地取款,手續費是80元,有點恐怖。想當年我在新加坡存一萬五回國內,手續費也才15新幣!相當於75元人民幣!還是國際匯款!

  《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不日出臺

  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副主任尹龍9日在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時透露,根據對《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集的意見,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和銀監會正在對銀行所有的業務,每項業務下所有的服務,每項服務下的收費進行梳理,這項工作下個星期之前可基本完成。

  銀行整治不合理收費

  究竟難在何處?

  隨著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監管部門專項治理的推進,備受關注的銀行業不合理收費現象目前已有所改觀,但是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依然存在,群眾仍然感覺需要改進的空間很大,小微企業主對此也抱有很大期待。那麼,銀行不合理收費整治究竟難在何處?

  “儘管銀行收費正朝著公開、透明的方向發展,但是價格公示與規範收費無法畫等號,應做到合理收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說,一些說不清成本的銀行收費,難以讓客戶信服。

  某行行長向筆者坦言,因為銀行目前還不能完全核算到業務條線、客戶和產品,缺乏科學定價依據和完善的定價體系,一些收費確有不合理之處。

  筆者注意到,目前銀行收費依據的還是十年前的法規,新的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遲遲沒能出臺。絕大部分收費項目為市場調節定價,缺乏對收費合理性的評估標準。

  專家認為,銀行業不合理收費現象普遍存在,究其根源,與銀行相對壟斷的行業地位有關,是競爭不夠充分的表現。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說:“銀行市場準入並沒有完全放開,同時,大型商業銀行市場佔比高。如果大行在調整收費價格時統一口徑,不論是個人消費者還是小微企業,都只能被動接受服務和價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