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一揮間。中國保險業經歷了從艱難起步到走向輝煌。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後,保險業開放首當其衝。2002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第一年,四川保險業面對外資保險的強勁挑戰,中資保險巨頭掀起一場“股改浪潮”,以此增強自身的實力,並陸續在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十六大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和完善,四川保險業發生了深刻變化。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十年來四川保險業變化之大,數字是最好的證明。
從市場體系來看,2002年以來,各保險公司陸續入川角逐,打破了多年來四川保險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四川保險市場集中度逐漸下降,成熟度逐步提高,市場多元化體系開始形成。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保險公司69家。按業務性質分,產險公司30家、壽險公司34家、養老險公司3家和健康險公司2家;按資本國別分,中資公司55家、外資公司14家。全省保險公司法人機構3家,各級保險分支機構4613家,分支機構數量全國排名第5。全省專業仲介機構132家,其中法人仲介機構88家。兼業代理機構1.14萬家。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3月,四川省首家本土法人保險公司——錦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門納客”。保險機構遍佈全省城鄉各地,從業人員已突破17萬大軍。以機構數量計,四川位居西部第一。
從資產規模來看,2011年四川省實現保費收入779億元,超過上海,居全國第六位,是2006年的3.24倍;賠款和給付支出191億元,是2006年的3.37倍,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我國保險市場已基本形成了多種組織形式、多種所有制並存,綜合性公司與專業性公司、中資與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
可以說,過去的十年,四川保險市場規模快速壯大,整體實力明顯增強,既是一個實現飛躍的十年,也是為實現新的騰飛打下基礎的十年。
十年來,四川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與社會保障密切相關領域不斷加強。四川保監局通過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推動轄區各保險機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服務能力,積極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參與民生工作建設,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服務帶來新活力
近十年來,四川保監局積極探索委託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並且要求四川省轄內保險業全面參與了“新農合”、城鎮職工、城鎮居民等各項基本醫療保障和醫療救助的經辦管理服務。
其中,中國人壽德陽分公司廣泛參與新農保、新農合、社會優撫與救助等社會管理工作,所形成的“德陽模式”,得到國務院、保監會和省政府有關領導的肯定。與此同時,在傳統保障項目基礎上,四川保險業開辦了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險種,為適應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針對低收入人群開辦了保費低廉、手續簡便、保障適度的小額保險產品;為適應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需要,開辦了多種形式的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產品;為適應和諧社會建設需要,開辦了高危行業、環境污染、公眾火災等責任保險產品。讓過去“風險無處不在”的觀念正被“保險無處不在”的服務所替代。一系列創新為全國提供經驗:建設四川商業健康保險服務平臺,中國人壽四川省分公司率先在全國推進商業健康保險的實時賠付進程;小額人身保險在全省23個縣(區)首批試點,承保金額,實現保費收入,賠款支出領跑全國。
在服務民生領域的同時,監管部門加大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細化人身險服務流程標準、提升仲介市場準入門檻、規範重大疾病保險條款、開通12378全國維權熱線、醞釀啟動代理人制度改革、將行銷誤導問題與保險高管考核掛鉤……每一件都直指要害,讓老百姓感到欣喜。
四川保險業十年的艱辛探索,在這個險企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年代,除了繼續發揮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的功能外,更是讓老百姓重新認識保險的最好機會!與此同時,四川保險業實現利國惠民與自身發展的良性互動,而今又站在了新起點,發展目標更清晰、前進動力更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