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抬高合作門檻 融資擔保如何另覓盈利模式

2012-11-14 14:55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范樂

  全省22家被摘牌,另有43家需繼續整改,融資性擔保公司一面在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經營規範、風險管控方面的問題也在逐漸顯露。業內人士表示,需要以創新化解行業發展危機。

  融資性擔保市場被蠶食

  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正常類融資性擔保餘額1847.27億元,佔比98.23%;關注類27.05億元,佔比1.44%;不良類6.27億元,佔比0.33%。總體資產品質和風險控制狀況良好,未發生重大行業風險。

  但記者調查發現,從企業代償率看,情況不容樂觀。一些國資融擔公司,雖然業務量同比在增長,但因為企業違約增多,擔保業務的代償金額也有所升高。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融資性擔保累計代償5.47億元,損失1550萬元。

  銀行的門檻,讓小型民營擔保企業感覺更加難以跨越。一家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的對公業務負責人透露,他們選擇融資性擔保公司主要看其股東背景、過往業績以及是否通過審查等,一般對註冊資本金在1億元以下的公司基本不合作。同時,隨著銀行自身小微業務的成熟,也不再需要與融資性擔保公司合作。

  金融機構合作“門檻”抬高,使盈利模式較為單一、業務高度依賴銀行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展空間收窄。

  創新業務,找準盈利模式

  融資性擔保行業何以圖存?適當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創新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長遠發展的唯一齣路。”成都某國有融資性擔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除了傳統的融資性擔保,還率先介入了分離式銀行保函與私募債、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集合信託債權基金擔保、直接融資、住房置業以及新型科技型企業的擔保等創新業務,逐步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針對民營融資性擔保公司單體規模小、抗禦風險能力較弱、難以達到與銀行合作標準等情況,不少公司開始抱團取暖。今年3月,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與達州市政府合作,推出了“小微企業擔保集合貸款”創新業務,7家優質民營擔保公司共同組成擔保集合,統一評審、統一推薦,風險共擔。這種模式使擔保公司相互增信,提高了整體擔保實力;通過金融機構的融智支援,幫助民營擔保公司完善公司治理,規範運作,實現共贏。至9月末,國開行四川省分行已為該業務發放貸款1515萬元,支援了19家工商戶的生產經營。

  為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省政府金融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階段將籌備啟動全省融資性擔保公司監管資訊系統建設,實施行業監管評級制度、高管任職資格考試、培訓制度,提高公司管理和行業監管水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