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未見的“開門不紅”似乎正在印證2013年將是保險業寒冬的事實。保監會最新發佈2013年1月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數據顯示,今年首月中國保險業實現壽險保費收入1254.61億元,同比減少2.47%,去年該數據為12.6%。如此大的數據懸殊使得保險業今年的發展備受市場關注。業內人士分析,我國金融市場混業經營不斷發展是壽險業務承壓的主要原因。
□現狀 壽險業“開門紅”落空
2月25日,保監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人身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為1400.36億元,基本與去年持平,微升0.23%。其中,壽險業務遭遇滑鐵盧,實現壽險保費收入1254.61億元,同比減少2.47%,這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不過,健康險延續了去年逆勢增長的良好態勢,首月實現保費收入105.7億元,同比增長30.6%。同時,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增長較快,首月實現保費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34.8%。
此外,2013年首月保險業賠付率出現同比較高增幅。壽險賠付支出175億元,同比增長20.5%;健康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分別為35.8億元、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3%和40.9%。
根據各大壽險公司的統計數據,7家主要壽險公司中有5家首月出現了負增長,僅平安人壽和太平人壽實現正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太平人壽,達58.4%,平安人壽增長22%,而人保壽險則出現了近兩成的負增長,達19.2%,此外國壽、泰康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則分別出現了4.68%、5.1%、8.65%、10%的負增長。
不過與壽險相反,產險保費卻實現了較快增速。1月份實現保費收入611.5億元,同比增長23.6%。但產險保費賠付支出同比增長63.6%,達280.5億元。1月份財產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分別為中國人保、平安產險、太平洋產險、國壽財產、中華聯合。
今年1月份,雖大部分財險公司的保費增幅處於行業平均水準上下,但也有不少保險公司實現了保費大豐收,如信達財險、鼎和財險、中煤財險、泰山財險、安盟保險、蘇黎世保險等公司保費增幅超過了100%。
□探因 銀保混業經營壓力初現
上海證券分析師也指出,壽險行業2013年開門紅業績不佳,這表明我國金融市場的利率市場化、混業經營發展趨勢對壽險業的壓力逐漸體現出來。
高華證券分析研究指出,銀行理財產品業務繼續增長,擠佔了部分具備理財功能的保險產品的市場空間。2013年保險業的保費及新業務價值增長形勢依然嚴峻,因此,行業普遍面臨更多的銷量方面壓力,從而更少關注利潤率的提升。
從統計數據中也不難看出,幾家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的險企均擁有強大的銀行背景,例如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人壽、農銀人壽、中荷人壽等。即便在2012年壽險公司銀保渠道普遍低迷的情況下,“銀行係”險企仍依託自身渠道優勢實現高速增長。除了渠道優勢外,保險投資收益不及5年期定存,這也使得險企的銀保產品備受銀行理財產品擠壓。
申銀萬國分析師孫婷認為,今年高利率的銷售環境仍將持續,銀保保費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受銷售環境所限,期繳新單保費預計出現40%左右的較大幅度負增長。今年全行業銀保渠道未出現反彈跡象,預計銀保業務下滑的趨勢將持續。
而財產險方面,自多城市實施汽車限購政策以來,以車險為主的財產險行業的增長開始陷入緩慢境地,這也是今年1月份開門不紅的原因之一。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汽車累計銷量為203萬輛,同比增長46%,大幅高於去年全年水準。上海證券分析師指出,這將拉動產險保費增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