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剛剛發了超預期的業績報告,轉眼卻遇到了銀行業A股的集體跳水。昨日,16家上市銀行在A股市場上的表現令人咋舌,盤中跌停的銀行股幾乎佔據半壁江山,領跌滬深股市,帶動地產股和大盤跟跌。收盤時,上證指數大幅下跌2.82%。
開盤即跌停的興業銀行是這場滑鐵盧的“領頭羊”。至昨日收盤,興業銀行仍處於跌停狀態。在這場“跳水”比賽中,股份制銀行顯然是重災區。除五大國有銀行和光大銀行外,其他銀行收盤時的跌幅均超過5%。
對於昨日銀行股的集體跳水,業內一致認為原因有二:一是銀監會日前發佈關於整治銀行理財產品的通知;二是國務院關於利率市場化的表態。
日前,銀監會發佈《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通知要求,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要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並要求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比例不得高於35%。
中信建投分析師劉楊表示,銀監會的通知可能將減少中小銀行60%到70%的銀行理財業務。“一些中小銀行大約有4000億到5000億的理財產品規模都屬於這部分監管之列,這也意味著這部分理財產品的規模將減到1000億元左右。”
而國務院對於推動利率市場化的表態,在劉楊看來是最終付諸行動的標誌。但由此導致銀行業凈息差的收窄,也將使銀行業面臨考驗。正如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所言,利率市場化的加快推進,無疑是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專家觀點
理財資金或將分流A股
也有一些分析機構認為,從長期看,從理財市場流出的資金將和樓市資金一起流向股市,對A股形成利好。A股目前處於絕對的價值洼地,銀行股前期的漲幅已經很大,借利空消息回落也很正常。銀行股的回調,也會讓大盤加速回落到合理點位,從而使場外觀望資金加速進場。並且銀監會這一政策將在中長期利好銀行股的發展。
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認為,約束銀行理財產品實際上有助於銀行理財市場穩健發展,也是約束風險、禁止風險轉移的有效措施。如今銀行普遍將發展銀行理財產品作為戰略之一,規範讓銀行做到“賣者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