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年會今開幕 伯南克會否實施QE3成焦點

2011-08-26 09:52     來源:中新網     編輯:王思羽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資料圖

  26日,全球央行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遜城再次聚首,召開例行年會。其間,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在此次“央行派對”上發表有關經濟與貨幣政策的重要演講,伯南克會否釋放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的信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關注焦點。

  其實,市場對此次全球央行年會寄予的期待並非空穴來風,就在去年8月26日召開的傑克遜城全球央行例行年會上,為避免美國經濟陷入二次探底,伯南克對美聯儲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進行了明確表態。兩個多月後,美聯儲宣佈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

  QE3預期高度升溫 通脹阻礙確也不小

  今年6月30日,是美聯儲QE2政策執行的最後一天。此後,全球金融市場雖仍在揣測其實施新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但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的樂觀走勢;民眾對通脹預期的減弱,QE3似乎已漸行漸遠。

  但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一個月後,為確保美債不會出現破天荒的違約,美國兩黨經過艱難談判最終決定將再次提高美債上限,避免引發美國經濟地震並殃及遍佈全球的美國債主。

  而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就在奧巴馬宣佈提高美債債務上限的幾日後,國際著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標普的一紙“降級令”讓QE2實施以後的所有市場漲幅在短短數周內就全部回吐。

  至此,全球金融市場對“QE3”的呼聲再起。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採訪時就表示:“無論美聯儲是否正式提出QE3,其執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向不會改變,仍然會在超低利率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刺激國內經濟。”

  “目前,伯南克可動用的金融工具已十分有限,QE3推出的可能性較大”,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但是,不同於QE2提出後強烈的提振效果,市場對第三輪量化寬鬆的期待程度已難以與前兩輪相比,呼聲中也夾雜著猶豫、抗議甚至批判,並且,目前全球政治經濟的複雜局勢,也給QE3的推出帶來了諸多阻礙。

  數據顯示,美聯儲在2008年開始啟動QE1,至今年6月結束QE2,3年時間美聯儲累計投入2.325萬億美元,然而其失業率卻一直在10%左右徘徊。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經濟卻一改政策推出前緊縮態勢,通脹已開始升溫,近期已連續3個月達到了3.6%的增幅。

  總之,全球通脹形勢令美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舉步維艱,而“扭轉操作”或將成為伯南克曲線救國的“最後稻草”。

  QE3威力太大 “扭轉操作”或成權宜之計

  由此可見,QE3的門檻並不好踏入。因為資產負債表規模越大,退出量化寬鬆的政策怪圈會越發睏難,公眾對通脹的預期也會上升。

  但毋庸置疑的是,美國經濟的殘酷現狀也在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在全球經濟放緩、市場對美國經濟二次探底擔憂加深、股市連遭重創之際,伯南克定會採取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挽回頹勢,而QE3無疑是最直接、最容易得到市場認可的一個。

  8月9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就一系列“額外寬鬆工具”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市場普遍預計,伯南克在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重點也將圍繞這一議題,而非直接退出QE3這麼簡單。曹鳳岐認為:“美債上限已被上調,美國為達到刺激經濟、緩解就業壓力的目的,仍會大規模發行國債,維持超低利率環境。”

  同時,經濟學家也認為,儘管美聯儲的彈藥已經所剩無幾,但伯南克的工具箱還有一些可用措施:進一步強化措辭、降低超額儲備金利率;或者改變美聯儲證券資產組合結構、設定通脹目標,最後才是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

  對此,張燕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表示:“QE3如果推出是不會受到全國央行行長們的歡迎,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會給全球通脹形勢帶來更為不利的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伯南克的選項將是某種形式的“扭轉操作”,即不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但延長其持有債券的期限。賣掉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進一步推低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這種方法不但可以獲得量化寬鬆的好處,又可以免去擴大資產負債表的風險,美國曾在上世紀60年代使用該辦法。

  超低利率讓債權國“很受傷”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挽救美國實體與虛擬經濟,美聯儲先後實施兩次量化寬鬆措施,伯南克大肆印刷美元促使美元嚴重貶值,那些美元計價的資產價值嚴重縮水,令中國等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叫苦不已。

  同時,美元匯率持續貶值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飽受輸入型通脹之苦;並且導致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令中國出口行業步履維艱,出口企業嗷嗷待哺。

  目前中國擁有外匯資產高達3.1975萬億美元,其中持有美國國債為1.1655億美元,佔外匯儲備比例高達36.45%,若算上以美元計價的其他資產,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70%。

  對此,曹鳳岐向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表示,“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主要在兩方面影響著中國,首先是美國的超低利率已讓我國所持美債大幅貶值,而中國現行的較高利率也會讓國際熱錢不斷流入,輸入性通脹繼續發酵;其次,大量印鈔令美元不斷貶值,致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下滑,人民幣升值壓力難控。”

  不難看出,美聯儲執行的“寬鬆”政策,對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體的發展已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打擊,其實,綜觀美國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來,對既是其債權國、又面臨通脹壓力的中國來說的確很“受傷”,有媒體稱,此舉或對中國治理通脹、擴大內需等經濟促進措施設置較大的障礙。(種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