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後一招,歐洲央行不得不放水稀釋債務,各國央行都在製造一筆爛賬,最後將以通脹、債務重組賴賬等方式,解決債務危機。
1月27日,惠譽宣佈下調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塞普勒斯、斯洛維尼亞五個歐元區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這是繼1月13日標普下調歐元區9個國家信用評級之後,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打向歐元區的又一記重拳。
按理說,兩大評級機構下調評級,將導致保守型投資基金撤離同時身中標普、惠譽“兩槍”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國債發行利率上升,歐元區債務崩盤似乎搖搖欲墜。奇怪的是,市場不為所動,從1月中旬以來,歐元兌美元處於穩步上升的通道之中,消息公佈的當天,“身中兩槍”的代表國家義大利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6%以下水準。
市場不理評級機構,說明市場已經不是一般的市場,已經不被通常的因素所左右,而直接受制于央行的貨幣政策,與歐盟的政治政策。
各方看淡歐元是個明確的趨勢,就連保守的投資者都手握看空歐元的產品,也就是說,保守的資金早就遠離歐債,惠譽下調評級不會給歐債資金帶來重創,因為遍體鱗傷,已無可重創。
另一方面,早在2011年11月10日,義大利的國債收益率突破7%,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此前希臘、葡萄牙以及愛爾蘭的國債收益率在突破7%以後,一路飆升,以如此高的成本從市場融資無異於自殺,甚至連德國的債券收益率都大幅飆升。
當時歐元區度過危機的辦法有二:一是在倒逼體制之下,義大利等國家換了首腦,將生於安樂、死於安樂的領導人撤下,換下有信用、有理智的經濟學家或者市場人士,為歐盟政治談判與緊縮財政提供基本的前提;二是歐洲央行直接出面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由於去年12月歐洲央行向500多家銀行業提供了近5000億歐元(合6550億美元)3年期貸款,而且一直在購買成員國國債和銀行的抵押債券,這導致從2007年以來,歐洲央行的資產規模擴大了一倍以上,高達2.7萬億歐元。
歐洲央行成為最後貸款人,他們一手向歐元區商業銀行貸款,或者直接購買債務國的國債,一手接受商業銀行的抵押品,相當於直接開動了印鈔機,貸款無限制,印鈔也就沒有下限。全球主要央行的最後一塊凈土,沒有了。
現在的歐洲央行已經徹底背離德國央行的鐵的紀律,向著量化寬鬆的道路疾駛。因此,市場投資者也就不再關心什麼評級不評級,只管歐洲央行是不是發鈔,是不是直接插手購買義大利、愛爾蘭等國國債,直接繼續印錢,那歐洲央行就是兜底人,所有的爛賬風險讓歐洲央行去扛了,投資者玩些短期套利的把戲、賺錢即可。
未來歐元將繼續走量化寬鬆之路,而美國毫無疑問還會用超低利率的辦法渡過難關,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企業贏利下降,所有的投資者都要為那些債務纏身的公司與政府還債。日本、美國、歐元區、中國,概莫能外,貨幣購買力處於下降過程中。更可怕的是,放鬆貨幣經濟仍不可能真正走出危機,歐元區信用凍結就是明顯的例證。
曾經賭博上癮的癮君子們,投資過量的投機者們,利息的貨幣政策執行者,超前的消費者,一起釀就了眼前的債務危機。而現在,所有的人要勒緊褲腰帶一起還債,儘管不情願,但不還,就要火燒連營——隱性綁架,見識了吧?(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