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布朗在2010年5月的大選中失利,保守黨領導人卡梅倫隨後擔任首相。評級機構穆迪當時指出,英國債務負擔沉重。儘管英國預計未來幾年的公共債務總額將企穩,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0%左右,但若經濟復蘇疲弱、稅收恢復不夠迅速,債務佔GDP比例將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卡梅倫就任新首相後發表講話稱,新政府將著手解決英國眼下面臨的鉅額財政赤字以及深刻社會問題,並將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努力重建民眾信心。
愛爾蘭前總理考恩2011年1月辭去執政的共和黨主席職務,同年2月正式下臺。愛爾蘭統一黨領導人恩達·肯尼接替考恩為總理。考恩也成為歐盟首個因債務危機下臺的領導人。
葡萄牙前總理蘇格拉底2011年3月因政府提交議會討論的經濟緊縮計劃未能獲得通過而辭職。在同年6月提前舉行的大選中,科埃略成為葡萄牙新政府總理。
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于2011年11月宣佈辭職,蒙蒂接任。此前貝盧斯科尼執掌義大利政權長達17年之久,但最終被歐債危機拖下水。義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但身負高達1.9萬億歐元的債務,對此歐洲難以施加救助。該國的政治亂局和債務憂慮,對歐元區所面臨的危機構成了巨大威脅。
西班牙前總理薩帕特羅在2011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下臺,人民黨領導人拉霍伊出任總理職位。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西政府債務年增長達到14.89%,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6%。至2011年第三季度,西政府債務累計達到7063億歐元,比前一季度增長0.5%。對此,拉霍伊承諾,政府將在穩定預算、減少財政支出和勞動市場改革三個方面進行“緊急”改革,以實現創造就業和減少赤字這兩大目標。他還承諾,西班牙將在2012年削減165億歐元赤字。
希臘前總理帕潘德里歐2011年11月被迫辭職。歐洲央行前副行長盧卡斯·帕帕季莫斯接任。帕潘德里歐2009年上臺執政,他曾發誓扭轉經濟頹勢,但效果不明顯。2011年5月份開始,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希臘提供救援貸款,希臘則根據雙方的協議採取持續的緊縮措施,但收效甚微。2011年,希臘經濟連續衰退已經四年。在這種大背景下,多數希臘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荷蘭前首相呂特2012年4月因削減財政赤字方案未能與其他黨派達成一致而宣佈辭職,從而為提前大選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