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希臘債務危機再起波瀾,希臘會不會被歐元區“有序切割”成為熱門話題。“蝴蝶效應”決定著歐洲的債務危機可能會影響到萬里之外的中國,何況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中國企業要理性看待希臘債務危機,既要看到風險,也要看到機遇,積極做好兩手準備。
希臘債務危機到底有多深?希臘會不會真的“有序退出”?近期的情勢演變說明,希臘破產和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在加大。
最不確定的風險是希臘議會6月份的重新選舉。從當前情況看,反對緊縮政策的極左力量可能上臺執政。一旦新政府不實施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的新緊縮措施,希臘可能面臨“斷糧”的結果。屆時,希臘會失去支付能力,也無法從市場上融資,只能面臨國家破產的結局,可能會走上退出歐元區的不歸路。不過,這裡面有一個變數,那就是雅典與布魯塞爾之間的博弈。即布魯塞爾會不會最終做出讓步,放寬條件繼續救助希臘?
希臘債務危機從根本上說是希臘在經濟競爭力、行政管理、教育水準乃至社會發展模式上出現了問題。正因為積重難返,5年來希臘經濟一直處於衰退之中,失業率高企,年輕人失業率甚至超過50%。因此,希臘的問題單靠短期內一兩劑緊縮藥方或一兩筆援助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進行深刻的社會經濟改革才是出路所在。由於雅典對改革措施屢“打折扣”,最近一些歐盟領導人才打破“禁忌”,公開探討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須認真考慮如何應對希臘乃至歐盟債務危機加劇的對策。歐盟連續多年一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和第二大進口市場,2011年中歐貿易額達到567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中國企業對歐盟直接投資42.8億美元,覆蓋包括希臘在內的歐盟27個成員國。對於長期以外向型經濟為重要拉動力的中國經濟發展來說,歐元區的興衰意義重大。
人們不希望歐元區出現大問題,歐元的穩定有利於歐洲以及全球經濟的發展。最近,出席八國峰會的領導人都表態支援希臘留在歐元區內。然而,鋻於希臘政治和債務危機還在加深,歐債危機也沒有明顯緩解的跡象,做好兩手準備是完全必要的。
目前,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不少國家都在為應對希臘的可能退出做準備。媒體報道稱,德國經濟部就專門成立相關工作組為希臘退出的“B計劃”進行調研。一些企業也未雨綢繆,特別是那些在希臘設有分部的企業已經在準備應急計劃。假如希臘真的退出歐元區,必將在歐洲引發一系列的經濟和金融震蕩,自然會對中國的出口行業產生影響,對中歐雙邊貿易造成嚴重衝擊。
因此,與歐盟、尤其與希臘有經貿往來和投資的中國企業不妨借鑒一二,做好適當的準備,減少損失。比如,一旦在希臘的資金一夜之間被凍結怎麼辦?出口希臘的產品如何定價?當然,危機也孕育著機會。對於現金流充足的中國企業而言,在“谷底”收購一些歐洲和希臘的企業是救人利己的好事,可謂一舉兩得。
必須認識到,希臘退出歐元區並不意味著歐元區的坍塌,畢竟希臘的經濟總量佔歐元區比重很小。一些英美媒體出於種種目的,對歐洲債務危機多有炒作之嫌,必須理性進行甄別,不要因為媒體炒作而見到風就是雨。
一方面,南北歐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問題會長期存在,債務問題的解決具有長期性;另一方面,歐元區總體上是不缺錢的,歐洲依靠自身實力,加上國際社會的力量,只要措施得當完全可以妥善應對這場危機。因此,中國企業要有兩手準備,一方面要未雨綢繆,及早制訂相關措施;另一方面不要做驚弓之鳥,要穩妥週全地與歐洲開展投資、貿易與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