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昨天發佈的研究報告稱,第二季度各國央行的購金需求達到創紀錄的157.5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越來越多的央行正悄悄將黃金納入自身的投資組合,漸成購金主力。
報告指出,多年來,西方國家央行一直是黃金的凈賣家,每年出售多達400噸至500噸,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實現從黃金轉向多元化投資。但是這一趨勢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有所改變,西方市場央行幾乎都停止出售黃金,而新興市場央行則加快了增加黃金儲備的步伐。2010年,全球各國央行購買黃金77噸,去年全年購買量達到了驚人的456噸。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各國央行今年的購金量至少會與2011年持平。
究竟是什麼改變了央行對黃金的態度?世界黃金協會的分析師表示,美國的經濟衰退和歐洲的債務危機讓銀行在投資這些國家時更加謹慎。黃金被認為是對衝美元風險的一種手段,各國央行正在改變投資以美元和歐元為主的做法,使資產構成更加多元化。
此外,隨著印度、墨西哥、俄羅斯,以及遠東地區一些國家的財富日益增長,他們對黃金儲備越來越重視。許多國家發現若黃金投資比例能達到2%至10%,就足以幫助抵禦風險。在金本位制崩潰後,儘管美國政府儲備的8133噸黃金不再直接與美元掛鉤,但在過去的30年間,它們每年為美國帶來了8%的長期財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