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5日在出席第三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時表示,我國應減少對國外信用評級機構的依賴,國內的大型金融機構應加強內部評級的研究,更多做出自己的判斷、避免盲目跟風。同時,宏觀經濟調控以及未來投資,應更多體現為逆週期的行為。
周小川指出,就當前的形勢而言,未來要清理各種依靠外部評級的監管評價和規定。信用評級需要有前瞻性,未來我國需要支援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甚至是支援他們發展成為國際型評估機構。宏觀經濟調控應儘量減少經濟中的順週期性,而評級公司的做法就有可能擴大這種調控方式的滲透性。
他建議,今後我國可採取雙評級機構的模式,在判斷經濟形勢時,既參考國外評級機構的資訊,也注重國內評級機構的建議。“如果說涉及本土金融市場的評級和金融產品的評級,我們就可以在制度上規定,至少應該是雙評級機構,即有一家國際機構,也應該有一家國內機構。”而且,我國在債券市場上仍有很多發展潛力,一直大力支援直接融資的發展。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方面,就是擴大債券市場的發展,除了國債、金融債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發展公司類信用債券,而其評級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他還稱,就信用評級業的監管而言,應該加強協調和管理,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避免出現利益衝突。在方法論和評級程式方面,應該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詳細的歷史記錄等。另外,不排除未來會有政府性的研究機構,或者是社會性的研究機構的建立。
周小川指出,次貸危機爆發直至擴大為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市場對國際評級機構表現出諸多不滿,對其評級水準、評級方法、模型均提出質疑。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壟斷性較強,前瞻性不足。“一旦某公司出現問題,就大幅調低其評級,在問題發生之前,沒有前瞻性的判斷,這就放大了評估對象的好壞,加重了事態的發展。”因此,金融危機爆發後,G20也將評級行業的發展列入研究課題中。
周小川還強調,要對評級行業的發展模式、競爭格局做更多的研究,加強對評級機構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教育。(記者 陳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