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關於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相關論述引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記者日前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
記者:2012年是繼續深化金融改革的關鍵一年,業界普遍認為,當前應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使資金價格成為市場真實的反映,並通過利率杠桿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央行行長周小川不久前也撰文稱,目前中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基本具備。對此,您怎麼看?
周昆平:利率市場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現實選擇,使利率能真正反映資金供求關係的變化,從而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利率市場化有利於穩定儲蓄,為投資提供穩定資金來源,增加資金收益率的可測性,有利於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運作的效率。
我國目前的貨幣和資金市場利率形成框架已經完善,境內外幣業務基本已經實行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剩下最後的堡壘———本幣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開放。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應該說我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上下限的開放以及最終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的條件應該已經基本具備。首先,儘管經濟增速會逐步趨緩,但是在全球各大經濟體中我國的整體狀況仍較為穩健,增速仍處於世界前列,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為利率市場化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我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商業銀行的產權關係得到了理順,治理結構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按照周小川的話就是商業銀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財務軟約束問題”,商業銀行會按照股東偏好合理確定風險和收益策略,而不會一味打價格戰,因為利率戰一旦開打,利潤水準將下降,股價市值將下跌,所以惡性競爭發生的可能性不大。其次,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以及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實現為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奠定了基礎。再次,人民幣存貸款業務中,存款利率上限已經突破,如協議存款的利率以及理財產品收益率實際上已經突破了存款利率的上限,票據融資的利率以及個人首套房貸款利率也已經突破了貸款利率浮動的下限等,這些已經為全面利率市場化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近年來監管體系逐步完善和強化,能夠對商業銀行實行有效的監督,對利率市場化後銀行體系的穩定奠定了很好的監管基礎。
記者:儘管我國實行利率市場化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但仍然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在您看來,當前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還面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