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調研並主持召開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隨後又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此時強調“穩增長”,讓我們回想起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提出的“保增長”政策。時隔四年,調控政策再次突出“增長”,措辭由“保”變“穩”,其中無疑有了新的內涵。
穩增長將依靠結構性減稅。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若干舉措中,首要的一條就是“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溫總理指出,實施結構性減稅是財政支援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要抓緊落實有關政策措施,特別要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擴大試點範圍。多年來,刺激經濟增長往往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在人們印象中,似乎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政策,不過,財政政策的積極不一定只是做“加法”。增加支出,擴大投資,拉動經濟,這是一種積極;而實施結構性減稅,讓利於民,讓利於企,以此刺激內需並最終促進經濟增長,這樣的“減法”同樣體現了積極。
穩增長不會改變貨幣政策基本取向。面對當前更加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這意味著,一方面,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穩健取向,信貸增長將保持平穩適度;另一方面,貨幣信貸的增長將主要用於滿足實體經濟需求,這對於把握穩增長與控物價的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穩增長將更注重刺激消費需求。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在出口不振的情況下,投資與消費對於穩增長都有推動作用。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對於刺激經濟能夠產生積極作用,但也可能帶來通脹等負面影響,這已被過去的實踐所證明。當前強調的穩增長,正在努力改變重投資、輕消費的傾向。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溫總理也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對於投資,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認真梳理在建續建項目,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可見,當前穩增長雖也要依靠投資,但絕非不加選擇地大幹快上,而是有保有壓,側重於實施已列入規劃的新項目和在建續建項目。
穩增長將更多發動民間投資。政府主導的融資平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後產生的風險也為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隱患。當前強調穩增長,更突出了民間資本的作用,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民間資本進入傳統壟斷領域,可起到支援經濟發展和促進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同時,還能避免政府主導的融資平臺投資所產生的一系列風險隱患,對於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穩增長仍要堅持房地產調控。面對穩增長的政策取向,人們最擔心的是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但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資訊讓人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今年以來,儘管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但政策層面始終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即使強調穩增長,也依然如此。可見,政府不會以放鬆調控來換取短期經濟增長。
穩增長蘊藏新內涵,其背後是新的形勢。四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突然爆發,我國多項經濟指標陡然回落,眼下,我們對國際金融危機後續影響早有準備,經濟發展速度回落更多是主動調控的結果,經濟增速仍在預期目標區間。而且,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管理層的宏觀調控經驗更加豐富,更善於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貨膨脹預期三者的關係。因此,我們有理由對“穩增長”抱有足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