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對2009年的臺灣經濟與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產生明顯影響。臺灣經濟在歷史低谷中逐步趨穩,兩岸經濟關係在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不斷取得突破,並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臺灣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嚴重,復蘇緩慢
臺灣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嚴重。失業率創下歷史最高,8月以來突破6%。經濟增長出現60年來最嚴重衰退,臺當局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2.53%,受衝擊程度比香港(-2.5%)、新加坡(-2.1%)、韓國(0.1%)更深,內需與外需都出現嚴重衰退。其中,民間投資萎縮26.76%,出、進口分別大幅衰退20.33%和27.74%。臺灣經濟第1季跌至谷底後,第2季起經濟降幅開始減小,並有望在第4季轉為6.89%的正增長,但復蘇速度在“亞洲四小龍”中仍是最慢的。預計全年臺灣實際GDP為3740億美元,每人平均GNP約為16280美元。
對於臺灣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較大的原因,除臺灣較高的外貿依存度(120%)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外,臺灣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與產值結構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是重要原因。
首先是產業結構問題。目前臺灣經濟已經進入後工業化階段,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近3/4,本應替代製造業扮演拉動經濟增長的龍頭角色,但因臺灣服務業競爭力不強,加上過去民進黨當局對兩岸經貿限制措施,使其無法通過拓展大陸市場獲得新的空間,一直以內需為導向,在島內發展潛力有限。與製造業相比,臺灣服務業的特點是:低實質成長、低投資比例、低勞動投入、低研發投入、低國際競爭力、低產業關聯度,只在名義上擁有高利潤及高GDP比重。因此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臺灣服務業無法充當擴大內需的主導產業。鋻於臺灣對外投資的70%以上在大陸,其中絕大部分是製造業企業,臺灣服務業也需要跟隨服務對象拓展經營領域,增強自身實力。
其次是產品結構問題。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半導體、面板等少數產業,其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40%左右,佔民間投資的近70%。此次金融危機與全球半導體、面板產業的週期性衰退發生共振,對臺灣經濟影響更大。由於製造業的明星產品單一,臺灣產品出口競爭力近年出現下降勢頭,2000-2008年,臺灣產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從3.43%降至1.71%,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從11.2%降至9.3%。與大陸進行產業合作有利於臺灣企業產品多元化與競爭力提升。
最後是產值結構問題。在產品價值鏈生產的“微笑曲線”中,臺灣企業仍多集中在利潤較低的加工製造環節,較少涉入高利潤的研發與銷售環節。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臺灣製造業缺乏自有品牌、核心技術與銷售渠道、仍以代工為主的生產模式弊端暴露無遺。危機爆發後,金融去杠桿化使臺灣廠商上游客戶資金失血,訂單急劇下降甚至中斷。臺灣面板、記憶體(DRAM)廠商產能利用率降至30-40%左右,而韓國三星等擁有自主品牌及下游產業鏈的廠商,面板產品產能利用率一直維持在80%上下。
二、兩岸經貿往來規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
兩岸經貿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嚴重,兩岸統計數據均表明兩岸經貿往來的規模出現明顯衰退。據大陸統計,2009年前3季兩岸貿易額為736.3億美元,同比減少29.7%;大陸對臺出、進口分別為139.2億美元和597.1億美元,同比減少31.6%和29.2%。同期實際使用臺資12.9億美元,同比下降11.2%。據臺灣統計,前10月兩岸貿易額萎縮27%,核準臺商大陸投資額出現-44.7%的近年來最大降幅。
兩岸經貿往來受衝擊嚴重的主要原因,是臺灣對大陸投資以加工貿易為主,迄今仍超過60%,而以大陸市場為最終市場的一般貿易比重偏低。加工貿易的特點是:當國際金融危機使歐美市場訂單減少時,臺商會大量減少在大陸的生產製造,由此導致兩岸貿易和投資額的迅速下降。所幸這種情況正在改善,2009年大陸已取代美國成為臺灣外銷訂單的最大來源地,二者所佔臺灣外銷訂單比重分別為26.8%和21.4%。
三、兩岸經濟關係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兩岸經貿往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同時,兩岸經濟關係不斷取得進展,成果豐碩,前所未有。
一是實現定期航班,兩岸通航完成正常化。兩岸“三通”呼籲了30年,其中直接雙向通航與兩岸民眾交往密切相關,最受關注。自2003年開通兩岸春節包機後,經過包機節日化、週末化和常態化,終於在兩岸兩會4月26日簽署“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後,于8月31日實現定期航班。
二是兩岸實現雙向投資。在兩岸雙向通航與通郵均取得重大進展的背景下,要求臺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改變長期以來只能臺商赴大陸投資的單向通商局面的呼聲日漸高漲。6月30日,臺灣當局宣佈開放陸資投資192項島內產業,兩岸終於實現雙向投資的正常格局。
三是兩岸互相開放金融市場。在兩岸貿易、投資水準不斷提升的同時,金融市場互不開放成為制約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瓶頸問題。11月16日,兩岸銀行、證券及期貨、保險業監管合作備忘錄的順利簽署,標誌著兩岸金融監管機構將據此建立監管合作機制,為進一步深化兩岸金融業交流與合作創造了積極條件,預示著兩岸金融合作將進入實質階段,有利於促進兩岸金融業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優化大陸臺資企業的融資環境。
四是大陸赴臺遊客快速增長。懷著對祖國寶島的深厚感情與好奇,大陸赴臺遊客數量不斷攀升,目前已成為島內第二大客源,年增長率200%,預計明年將超過日本遊客成為臺灣第一大旅遊客源。
五是兩岸股市聯動性增強。以前臺灣股指與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及日經指數呈現高擬合度,基本上同漲同跌。但近年來,隨著兩岸經濟融合程度深化,臺灣上市公司在大陸投資迅速增多,臺上市公司業績與大陸經濟關聯度不斷增強,臺股與大陸A股走勢關聯度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島內投資者開始參考大陸股市動向進行操作,2009年這一現象更為明顯,臺股與大陸A股相關係數比臺美股市高出一倍。
六是大陸組團赴臺採購刺激臺灣景氣回升。2009年大陸前所未有地組織了總額約200億美元的大規模多批次赴臺採購,直接促成臺外貿跌幅收窄,走出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陰影。
七是大陸擴大內需方案積極開放臺商及臺灣產品參與取得成效。“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均將臺商納入其中,帶動了臺資企業面板、IC、主機板以及其他電子零組件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其中“家電下鄉”方案實施過程中60%的面板由臺商提供,對幫助臺灣相關產業走出低谷發揮了重要作用。
八是大陸積極呼應臺灣當局提出的兩岸產業搭橋專案,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與平臺,初步形成了有規劃指導、有政策支援、有產學研一起參與的新型產業合作,並取得積極成效。據臺經濟主管部門統計,2009年兩岸舉辦了10場搭橋會議,“兩岸產業搭橋專案”已簽訂了43項合作意向書,包括太陽光電、中草藥、車載資通訊等產業。
九是兩岸著手研究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並取得積極成果,兩岸經濟關係沿著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的軌道穩步發展。
兩岸經濟關係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的最重要原因在於兩岸政治互信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加深。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國民黨在島內重新執政後,兩岸重新具有對話協商的政治基礎,為恢復兩會商談創造了有利條件。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兩岸攜手互助,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並取得重要成果,不斷邁出歷史性步伐。
四、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對兩岸關係起到積極影響
展望未來,兩岸經濟關係將會繼續向前發展,兩岸經濟優勢互補的效果會持續增強。祖國大陸作為全球最有潛力的市場,將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機遇和想像空間。同時,大陸作為臺灣的“利益製造者”的角色將日益顯著,兩岸經濟命運共同體正逐漸形成。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同時,也會對兩岸關係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兩岸經濟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兩岸民眾的相互理解與信任也在增強。其一,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政府不友善的比重在下降。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作的定期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臺灣當局不友善的比重由2004年7月的70.4%下降為2009年9月的45.1%;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臺灣民眾不友善的比重由2004年7月的48.7%下降為2009年9月的38.7%。
其二,臺灣民心指數對兩岸關係樂觀程度在上升。臺灣《遠見》雜誌自2006年6月起每月發佈“臺灣民心指數”調查結果,其中反映島內民眾心理的“兩岸關係緩和指數”有明顯提升,由2006年10月的51.2上升至2009年10月的61.2。
其三,兩岸民眾對對岸領導人的好感度在上升。臺灣《遠見》雜誌近年來的連續民調表明,臺灣民眾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好感度在上升,有好感的民眾比例由2005年6月的不到20%上升至2009年6月的30.4%;而沒好感的民眾比例則由2005年6月的接近60%下降至2009年6月的44.2%。大陸民眾對臺灣領導人的好感也發生巨大變化。2004年11月,87%的大陸民眾對臺灣領導人陳水扁表示氣憤;2009年6月,71.5%的大陸民眾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有好感,沒好感的只有15.2%。
總的來看,兩岸經濟關係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勢頭有利於臺灣經濟走出困境並不斷提升競爭力,有利於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有利於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有利於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 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