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國父紀念館”主辦的第23次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16日下午在位於臺北陽明山上的中山樓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的36家紀念館參加了會議。路梅 攝
中新社臺北5月16日電 (記者 路梅)由臺灣“國父紀念館”主辦的第23次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16日下午在位於臺北陽明山上的中山樓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的36家紀念館參加了會議。
第一次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于1989年5月在南京舉行,是海內外孫中山與宋慶齡紀念地相關機構基於“加強聯繫、促進交流、增進友誼、共同發展”的宗旨而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業務交流。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孫中山與臺灣》的演講。他指出,1897年,孫中山就派陳少白到臺灣建立了興中會臺北分會,點燃了臺灣的革命火種。孫中山分別於1900年、1913年和1918年3次來到臺灣,賴雨若、連橫、蔣渭水、羅福星、林覺民等一大批臺灣仁人志士也先後投身於革命之中。收復臺灣是孫中山革命的重要目標之一。
臺灣大學教授鄧志松則介紹了他正在進行的研究案,即將歷史文獻、圖片等研究資料整合入名為GIS的資料庫,以Google Earth作為展示平臺,更靈活地以地圖的形式,具體明確地展示孫中山的革命足跡。這一新的探索引起了參會各館的濃厚興趣。
“今年我特別忙!” 孫中山先生的曾侄孫孫必勝從廣東中山趕來出席會議。他對中新社記者說,今年適逢辛亥革命100週年,很多相關的座談會和紀念活動都邀請他去參加。對於兩岸隆重紀念辛亥百年,他感到很高興,“這對宣揚孫中山精神和思想有很大幫助,我覺得是件很好的事情。”
孫必勝表示,他這幾年在寫一本名為《我的曾祖父孫眉》的書,將從家庭、親人的角度,寫出孫中山、孫眉兩兄弟的感情和革命歷程。該書已基本完成,將在今年暑期出版。
參會的78位代表分別來自大陸29家,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各1家,馬來西亞3家紀念機構。本次會議決定2012、2013和2014年的聯席會議將分別在新加坡、武漢和南京舉行。
此外,馬來西亞檳城孫中山協會和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此次申請加入聯席會議也獲批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