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充分發揮“五緣”優勢 對臺交流先行先試

時間:2012-04-01 10: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三通”旅遊勇開先河。2001年1月2日,閩臺兩地“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率先開通“小三通”航線,兩岸直接往來的序幕由此拉開。2010年5月21日,兩岸航空運輸第三次溝通工作會議增列福州、廈門航點為兩岸貨運包機航點。9月4日、29日,臺灣中華航空分別開通了廈門至桃園、福州至桃園的貨機往返航班。廈航臺灣分公司正式開業,福州、廈門機場往返兩岸航線覆蓋臺北桃園和松山、高雄、臺中等臺灣主要機場。2011年6月底和7月底,廈門赴臺“個人遊”試點和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個人遊”率先啟動,福建在兩岸人員交往上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第七屆海峽旅博會碩果纍纍,簽約20多個項目。

  文化交流持續升溫。閩臺文化交流已呈現出往來高端化、活動品牌化、交流持續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機制常態化的特點。迄今,閩臺已合拍了大批有影響的電視劇,新設了一批兩岸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文博會、兩岸藝博會、版權博覽會、“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等成功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被評為中國最具地方特色民俗節慶。兩岸合作的《兩岸傳媒》雜誌創辦,閩臺教育交流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福建省以“海峽兩岸”為名舉辦的大型交流活動已達數十項,這些活動涉及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群體,有力地推動了兩岸交流合作。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5月開始舉辦的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合辦單位最多、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涉及範圍最廣、民間色彩最濃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成為兩岸民間、基層加強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2011年6月舉辦的第三屆海峽論壇,更加聚焦基層,更加突出民間社團作用,更加注重臺灣民眾需求,臺灣22個縣市超過1萬名民眾參與,其中90%來自基層,70%來自中南部,60%為新面孔,論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林娟)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