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間習俗,每年的農曆六月廿四是關公誕辰日,稱作“關帝誕”。關帝是華人社會中最普及神祇之一。可以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文化的存在。
在香港,關帝被奉為武財神,港九新界便有10多座大大小小的關帝廟。因關帝又稱“協天大帝”,故有些供奉關帝的廟宇亦稱“協天宮”。香港最古老的關帝廟是始建於明代的大澳關帝廟,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位於港島上環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建於19世紀,主要供奉文昌帝(文帝)和關帝(武帝),長明不熄的燈籠高照著廟內的神像。
九龍區唯一供奉關帝的廟宇,則是位於九龍深水埗海壇街與界限街交界的深水埗武帝廟,原稱協天宮,至今也有120年曆史。此廟所處位置原為深水埗海旁,有不少卸貨碼頭。當年興建這座主祀關帝的廟宇,是為了祈求其保祐貿易。廟外還建有一座“玉仙亭”。2010年10月16日,這裡舉行廟宇重修及新建牌樓落成典禮,同時正式更名為“關帝廟”。
香港的關帝廟尚有:沙頭角南涌協天宮、蓮麻坑關帝宮、荔枝窩協天宮、元朗輞井圍玄關帝廟、屯門掃管笏關帝廟、大埔樟樹灘協天宮、西貢關帝古廟、荃灣關帝廟、長洲關公忠義亭等。
澳門最著名的供奉關帝的場所,是位於玫瑰聖母堂附近的公局新市南街的三街會館,又名關帝古廟,這裡已成為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之一。三街會館建於1750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其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繁華市區“榮寧坊”,故會館門前之社壇現仍刻有榮寧社字樣,還有一副“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的對聯。
會館初設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在華人社會中有重要地位。所謂“三街”,是指營地大街、關前街和草堆街,係澳門古老的商業中心,所有華人商賈全都集中在此經營貿易。1912年,澳門中華總商會成立,三街會館失去原有作用。後因館中供奉雕刻精巧的關帝像,祀者日眾,而成為一間廟宇,並挂上“關帝古廟”的匾額。此廟規模雖小,且隱藏于市區的高樓大廈之中,卻是澳門居民生活變遷的歷史見證。三街會館在每年農曆五月十三那天慶祝關帝誕,屆時在門前用竹棚搭建舞臺,上演精彩的神功戲,人神共娛,並傳達尊崇仁義、勿忘傳統的資訊。
臺灣的關帝文化也很興盛。全臺灣現有460余座關帝廟,其中著名的有臺南的武廟、新竹縣普天宮、臺北行天宮、高雄文衡殿、臺中聖壽宮、宜蘭協天宮、日月潭文武廟等。每逢關帝誕,臺灣各地關帝廟內香火繚繞,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