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16日在金廈水域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此為兩岸分隔61年來,第一次“官方”聯合演練,其目的在於完善區域性搜救合作機制,共同建立平安海峽,確保兩岸民眾海上航行安全,為兩岸救難合作建立新的里程碑。
“金門協議”日前屆滿20年,臺灣紅十字組織甫出版 《金門協議20年》一書,馬英九在書中寫序肯定“金門協議”為“九二共識”的濫觴,除了體現兩岸“擱置爭議”的精神外,也是雙方 “建立互信”的開端。無論是“金門協議”簽署20週年,抑或兩岸首度聯合演練海上搜救,都讓馬英九有感而發地表示,兩岸運用智慧維持現在交流的速度,已經為臺灣帶來意想不到的“和平紅利”。
從其談話中可以理解,和平的創造不是可不可能的問題,而在於為與不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所創造的 “和平紅利”,不僅符合兩岸共同利益,也符合全球體系之建構主義者認為觀念改變可以創造成果的見解。
全球體系理論的建構主義者認為,全球體系中的每個成員在行為時都是基於它的“觀念”,也因此“觀念”決定了其行為。在全球體系中 “觀念”的形成,包括相互理解、共同知識、價值與規範。經由相互的交往形成彼此尊重,並據此成為全球體系中的互動關係。所以全球體系中成員之間並不必然先天即存在著衝突、合作或共存的關係,而是完全取決於彼此如何認定對方的角色。換言之,你把對方當成朋友,兩人就可能形成朋友關係;若把對方視為敵人,彼此即可能成為敵人。易言之,建構主義者認為,究竟採取合作或衝突,取決於全球體系中成員如何建構彼此之間的關係。
兩岸分隔至今61年,前近30年可說是熱戰時代,後近30年則是冷戰與對立充斥,到今天為止,已經到了可以用協商取代對抗,以和解消弭衝突的階段。應該說,這就是兩岸都改變“對抗”的觀念,願意用“合作”的手段來改善兩岸關係,逐步創造兩岸和平的環境,進而產生“和平紅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