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鞋業的交流合作其實在10多年前就已很密切,而且還有很大的空間。晉江鞋博會既是兩岸鞋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兩岸鞋業共同打造的一個重要成果。”顯然,經常往來于兩岸的林先生,對記者的“圍堵”,早已有備而來。
林先生介紹說,臺灣是世界鞋業技術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具有研發、專業設計、鞋革機械製造水準等全球領先的優勢。而晉江是馳名中外的“鞋都”,鞋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完整,兩地互補性很強。
“事實上,兩岸鞋業的交流合作,早在10多年前就已很密切了。”林先生說,“晉江商人的嗅覺很靈敏,也很有魄力,那時看著臺灣的製鞋機械好用,就提著現金去買”。
同樣嗅覺靈敏的臺灣同行因此看到了商機。2000年,在晉江舉辦的第二屆鞋博會,臺灣鞋業同行就開始參與。2006年,臺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臺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首次成為鞋博會支援單位,當年有36家臺灣鞋業貿易商首次亮相鞋博會,在兩岸產生較大反響。
2007年,鞋博會首次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生運動鞋設計大賽”,成為海峽兩岸優秀設計人才展示的平臺,至今已連續舉辦了5屆。
從第8屆鞋博會開始單獨設立臺灣館,標誌著海峽兩岸鞋業合作交流進入一個新階段。之後,臺灣鞋業由單個企業參展變為行業協會參展,由單個產品展示變為鞋機、鞋材和鞋產品等整個產業鏈的展現;從貿易到技術、市場方面的合作交流,兩岸鞋業合作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正是通過集中展示臺灣知名鞋機品牌的實力,海峽兩岸鞋機、鞋材、成品鞋企業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收穫頗豐。而晉江鞋業也正是在與臺灣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從小變大變強的。目前,晉江鞋業企業達3000多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規模以上鞋企工業年產值500多億元人民幣,晉江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生產基地,旅遊運動鞋年產量佔全國40%、佔全世界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