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日前就臺灣政治發展的困境說:“喊臺獨沒有用”。美國《世界日報》25日刊載社論指出,這是一句警語。李登輝把“臺獨”支援者的心理焦慮很準確地傳達了出來,即“臺獨”已因兩岸和平發展,愈來愈無可能,更無未來可言。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前領導人李登輝日前就臺灣政治發展的困境說,“喊臺獨沒有用”。這是一句警語,但由於解讀者的政治立場不同,或有可能有些誤解;但無論如何,李登輝把“臺獨”支援者的心理焦慮很準確地傳達了出來,即“臺獨”已因兩岸和平發展,愈來愈無可能,更無未來可言。
李登輝的語意脈絡是,世界的秩序正在改變,臺灣面對國際上的困難,喊“臺獨”沒有用。
放在眼前的除了臺灣內部發展出現各式各樣的瓶頸外,兩岸問題的糾結又反向糾纏,臺灣無法擺脫未來何去何從的困境,這既存在意識形態的對立,更存在複式陷阱幾乎讓領導人動彈不得,民粹隨之發酵。若非兩岸此前已進入相對良性兼及互惠的和平發展,情況只會更糟。
“喊臺獨沒有用”的概括性極強,既意味著“臺獨”不能用喊的,喊也沒有用;同時也意味著,“臺獨”只能做不能說,即“臺獨”要找到變型的空間,民進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就是一例。如果“臺獨”不能變型就得自我調整,至少要能轉型。
“臺獨”的焦慮感來自於“統獨”,也來自兩岸形勢的變化。兩岸轉入和平發展階段,對抗性的訴求已不復存在,臺灣內部矛盾升溫,“臺獨”激進派再也不可能通過民粹手段在街頭尋求社會支援。
現在要問李登輝究竟是不是“臺獨”支援者,李登輝的立場確有變化,即由藍轉綠。只是形格勢禁,李登輝在任期屆滿前,連“九二共識”都來不及否認。
“臺獨”的焦慮更來自陳水扁親口喊出“臺獨”不可能,“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綠營的“一邊一國”從頭到尾都僅是口號,而非政策上的實踐。如果說李登輝的“喊臺獨沒有用”有指涉對象,陳水扁口號式的訴求應可排第一名。
但臺灣的現實是如何理清兩岸關係和未來發展走向,“臺獨”焦慮症候群就反映在臺灣未來走向的光譜變化上,反映兩岸日漸趨近的形勢變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