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3.01.16)

時間:2013-01-17 08:54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臺灣方面日前透露擬在“五一”、“十一”長假期間,對大陸赴臺遊客的總數量進行控制。但是也有很多的臺灣旅遊業者認為這是一種不識民間疾苦的做法,請問發言人,國臺辦對此事持什麼態度呢?第二,前幾天,夏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首次邀請了兩岸民間的涉外人員,大家呼籲說兩岸在處理涉外事務當中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內耗。請問您對此是怎麼看的?謝謝。

  楊毅:正如我前面介紹的,去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發展良好,不管是團隊遊還是個人遊都有新的進展。我們總的想法是循序漸進、穩步推進,保持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健康有序發展。至於說赴臺旅遊的人數,臺灣方面可以根據自身的接待能力和接待條件來研究,提出方案。

  楊毅:第二個問題,我們支援兩岸各界人士就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行研討,建言獻策。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有臺灣媒體評論說,如果兩岸實現通水,對於兩岸的政治互信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第二,據悉,連接福州至淡水的“海峽光纜1號”工程已經竣工,將於近日舉行開通儀式。請發言人介紹相關的情況。謝謝。

  楊毅:如果金門與福建通水,對增進兩岸互信肯定有正面意義。但是我想,我們更多關心的還是金門同胞的缺水問題。

  楊毅:第二個問題,兩岸之間首條橫跨臺灣海峽、連接大陸和臺灣本島的海底光纜——“海峽光纜1號”工程已經順利竣工,兩岸將在1月18日,也就是後天,同時舉行開通儀式。這條光纜連接大陸福州至臺灣淡水,全長大約270公里,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傳輸技術,由兩岸多家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海峽光纜1號”的建成,是兩岸“三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它將建立起兩岸間的直達通信電路,從而大幅度增加兩岸通信能力,對兩岸老百姓來講是一個好消息。

  《經濟日報》記者:有兩個問題:第一,請發言人回顧一下2012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總體情況和特點。第二,最近臺灣“經建會”表示說,金門是兩岸極佳的經貿交流平臺,目前正在送審免稅島的規劃。請問在利用金門促進兩岸經貿往來方面,大陸有哪些舉措或者準備?謝謝。

  楊毅:第一個問題。去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繼續擴大和深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楊毅:一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和後續商談取得新進展。兩岸簽署了投保協議和海關合作協議。服務貿易協議的商談已進入收尾階段。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協議商談取得積極進展。ECFA早收計劃落實良好。根據大陸海關的統計,去年1至11月,臺灣企業享受關稅優惠大約是30.8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倍。據臺灣海關統計,去年1至11月,大陸企業享受關稅優惠大約是5005萬美元,同比增長1.4倍。

  楊毅:二是兩岸金融合作取得新成果。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取得實質進展。下面還有兩岸金融合作的數字,我給大家報告一下。年內新增3家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6家臺灣地區銀行獲准辦理大陸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2家大陸銀行臺北分行開業。大陸新批准9家臺灣金融機構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資格。新增3家大陸臺資企業在A股上市。

  楊毅:三是兩岸產業合作進一步制度化、機制化。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工作的機制更加完善、運作更加順暢;兩岸成功舉辦第二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和第九屆電子資訊產業技術標準論壇;兩岸產業合作試點項目進展順利,不斷取得成果。

  楊毅:四是兩岸“三通”不斷有新進展。空中直航的總班次由每週558班增加到616班,兩岸直航航點增加到64個。海上直航客、貨運量去年都實現了增長。廈金海纜正式開通,福淡海纜將於近日建成開通。兩岸貿易投資穩步增長,全年兩岸貿易額為1689億美元,同比上升4.3%;1至11月,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988個,實際使用臺資金額25.6億美元,同比上升31.2%。大陸9個省市開放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全年經大陸主管部門核準的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項目31個,投資金額6.9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倍。

  楊毅:五是搭建兩岸企業家交流的高端平臺。成功舉辦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和首屆海峽兩岸文創產業合作論壇,兩岸各類經貿交流蓬勃開展。

  楊毅:六是兩岸農業合作取得新成效。我前面也提到了,大陸開放進口臺灣大米,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也繼續擴大。

  楊毅:2013年,我們將繼續推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厚植兩岸互利雙贏的共同利益,不斷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基礎。

  楊毅:第二個問題,金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確實有它特殊的優勢,我們樂見金門繼續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