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電子資訊業規模以上企業虧損27.4%

時間:2008-07-14 14:22   來源:通信資訊報
  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公佈了2008年1至5月份電子資訊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數據顯示,2008年1至5月,電子資訊業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虧損面達27.4%,同比增長8.4%。但電子資訊產業總體發展較為平穩,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3和23.6%。

    通信設備業發展繼續放緩

    今年1-5月,通信行業實現收入3071.1億元,增長7.8%,低於全行業平均增速12.5個百分點。雖然保持了今年以來持續的增長,但每個月僅環比增長一個百分點。在工業和資訊化部統計的11個電子資訊行業中,通信設備業只比雷達製造業高一個百分點,主營收入增長率位列倒數第二。

    同時,通信設備業1-5月工業增加值增長14.5%,這一增長率在各行業中位列倒數第三。工業增加值和主營收入的低速增長,顯示了通信設備業發展繼續放緩,急需新的增長點。

    通信設備行業發展放緩主要是受行動通訊及終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下滑影響。1-5月,作為行動通訊及終端主要設備的移動基站設備和電話單機(除手機)分別同比下降1.9%和6.4%。

    不過,前5月,行動通訊及終端設備製造的下降趨勢在放緩。專家預計,隨著重組後運營商正式開始全業務經營和3G發展的需要,從下半年開始,運營商對行動通訊及終端設備需求量將加大,尤其是行動通訊設備終端。由於行動通訊及終端設備製造佔通信設備行業比重超過60%,這必將給通信設備行業的發展帶來動力。

    電子製造行業分化加劇

    1-5月,我國電子資訊產業近三成的企業虧損,虧損企業數同比增加8.4%,虧損額達125.84億元,同比下降15.5%。同期,行業新增企業2448家,增長15.5%。在企業數增加和利潤增長良好的情況下,而虧損企業增加,說明我國電子資訊產業在企業品質和效益上發生了分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電子資訊產業的分化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外資企業低速徘徊、國有控股企業效益良好。1至5月份,外商港澳臺投資企業收入佔我國電子資訊產業主營收入的78.8%,顯示了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的外資拉動型特徵,但是1-5月份外資收入增長18.3%,連續15個月增速低於全國行業平均水準。與此相比,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增長149.7%,虧損額同比下降35.5%,顯示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第二,傳統高端電子產品冰火兩重天。受技術轉型對產業和市場的影響,高端電子終端增長迅猛,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等增長都超過40%,電漿電視甚至增長341.9%;相反,傳統類電子產品仍延續去年以來的負增長局面,錄影機同比下降14.9%、傳真機同比下降12%、列印機同比下降22.9%。

    期望內需救急

    實際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全球經濟對我國經濟影響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對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帶來生產成本和用工上的連鎖反應,加上受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分化更嚴重,行業洗牌現象加劇。

    在此背景下,電子資訊產業中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更加嚴峻。這些企業大多沒有核心技術,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產品也大多是傳統電子設備。無論是銷售還是生產都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大中型企業通過整合,對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強,電子資訊產業正在走向“兩極分化”。

    專家指出,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的惡化顯示了電子資訊產業整體發展處在一個不良的狀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外需堪憂,企業應該抓住內需。的確,有機構預計,隨著電信重組的完成和3G發展帶來的需求增加,2008-2010年間,僅在行動通訊設備領域就有近1000億元的巨大商機。

    當然,窺視巨大商機的,還包括有實力的國外巨頭。我國的電子資訊產業外資企業佔據了近80%的比重。如何在巨大的國內市場上分得一杯羹,促進國內電子資訊企業健康發展,不僅是企業本身的問題,還需要政府在採購、稅收等方面的扶持。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