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與中、日、韓鋼鐵企業早就確定了粉礦價格及球團價格,但亞洲鋼廠的主要鐵礦石供應商——澳大利亞的力拓與必和必拓至今還不肯接受淡水河谷公司與鋼廠達成的協議,而中方也不認可澳礦企提出的“到岸價結算”建議。國內鋼鐵諮詢機構MY STEEL研究中心分析師曾節勝認為,在佔領先機的情況下,澳洲巨頭可能採取拖延戰術,並可能先謀求與日本鋼廠達成漲價協議。
曾節勝認為,澳大利亞供應商更有可能採取拖延戰術,如果最終雙方達不成協議,而中國鋼廠又聯合抵制接受澳洲供應商在現貨市場銷售的礦石時,供應商有可能尋求WTO仲裁。由於這將會造成兩敗俱傷,估計此種局面不大會出現。
目前澳大利亞供應商除加大現貨鐵礦銷售外,其另一項選擇就是要求鋼廠給予運費補償或以到岸價結算。儘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負責人多次公開表示,不會在談判中接受澳大利亞礦山提出的“到岸價結算”建議。曾節勝分析,在談判之外,澳大利亞供應商正試圖繞開寶鋼等主導鋼廠,直接與中型鋼鐵企業洽談以尋找突破口,這類企業由於無長期合同和自有礦山,容易接受澳礦企的條件。如果按到岸價結算的先例一開,將有可能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在現貨市場中可能會形成這一制度,進而間接顛覆長期以來形成的“離岸價結算”制度。
目前三大礦業巨頭在談判中的態度可謂“各懷心事”,淡水河谷公司因運輸成本高要求維持現有價格形成機制,而今由於必和必拓對力拓的收購仍悄然在進行,必和必拓比較注重穩定的業務拓展,而力拓方面則更加注重利潤表現和眼前利益,希望通過談判獲利來提高公司估價。曾節勝判斷,因此鋼鐵企業先與必和必拓達成協定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日本鋼廠,因為除非澳洲供應商接受65%的漲幅,任何其他結果都會遭致來自國內各方面的批評。就新日鐵而言,由於日本大部分鐵礦石都是從澳洲進口,日本鋼廠在三大礦山公司中多持有股份,一方面作為需求方承受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也作為股東分享價格上漲的利潤。因而,澳大利亞供應商可能尋求先與新日鐵達成協定。
“由於日本企業基本上與運輸企業簽訂了COA協議,所以不會與供應商討論按到岸價結算的問題。如果澳大利亞供應商要求鐵礦石協議價格上漲85%,估計日本企業不會輕易接受,畢竟今年的情況與往年不同,2008年澳大利亞供應日本企業的煉焦煤協議價格大幅上漲200%,對沒有焦煤資源的日本企業來說,成本壓力似乎不亞於中國企業。”曾節勝說。(徐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