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區機器公會10日晚在北京,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簽訂《兩岸機械業關稅平等互惠備忘錄》,相同產品將採雙方較低一方稅率為原則,未來朝零關稅方向努力。
兩岸尚未正式協商經濟綜合架構協議(ecfa),但兩岸機械業是第一個率先達成降稅共識的產業,將有助於未來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就機械產品協商相關關稅問題。
臺灣區機器公會理事長徐秀滄也強調,這對兩岸爭取機械產品進出口朝免關稅方向發展,是一項重要里程碑,雙方站在產業平等互惠基礎上完成簽約,後續將尋求兩岸官方推動ecfa時,列正式協商項目。昨天的簽約儀式,由徐秀滄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理事長王瑞祥主持。機器公會統計,總計有700多項機械產品列入,未來基於平等互惠前提,針對同一項產品,初期將以雙方較低稅率者為實行原則;後續等雙方無異議時,將再進一步走向零關稅目標。
徐秀滄指出,臺灣機械產品過去銷往大陸享有免征9.7%進口關稅、17%增值稅等,但大陸調高免稅門坎後,優惠幾乎全面取消,合計臺灣機械產品將被課徵近30%關稅及通關手續費,嚴重影響競爭力。海關統計,大陸調高機械產品進口免稅門坎後,去年大陸進口臺灣工具機首度衰退,甚至被德國超越,排名由第二退至第三位。而今年前五月,臺灣機械產品總出口值,較去年同期衰退30%,其中出口大陸就衰退近50%。
據了解,兩岸有關工具機產品的關稅稅率多達80余項,大陸稅率最高為15%,臺灣最高為6%。島內機械業普遍認為,與大陸儘速協商優惠關稅或互免關稅,是政府當務之急。
徐秀滄說,公會後續將針對大陸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中,有關核能發電、風力發電、高速鐵路、汽車生產等,需要採購大量工具機與機械設備的產業,推動兩岸機械廠交流合作,不排除共組聯盟,爭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