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優勢消失 中國製造業亟待轉型升級

時間:2012-09-07 11:08   來源:國際商報

  我國製造業亟待轉型升級

  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漲價、人民幣升值……我國製造業長期賴以生存的“低成本優勢”正在消失,製造業規模持續擴大,效益卻明顯下滑。專家認為,隨著“低成本優勢”的消失,我國製造業“粗放增長”的道路也即將走到盡頭,儘快實現從低端向高端的轉型升級,是今後我國製造業的必然選擇。

  規模擴大效益下滑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大企業峰會上,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2012年中國製造業500強總體規模大幅擴大,營業收入總額達2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86%;資產總額達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7.27%;從業人數達1261萬,同比增長10%。

  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第8次向社會發佈“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排行榜。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繆榮說,從規模分佈看,目前仍延續兩頭窄、中間寬的“梭型”模式。

  從營業收入看,500強中過萬億元的企業只有中石化一家,而不足百億元的企業有86家,比上年減少39家。“主要力量集中分佈在中間水準。千億級、500億級、百億級企業數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尤其百億級企業達315家,佔全部500強企業的63%。”繆榮說。

  從資產規模看,過千億元的企業只有39家,百億元以下的162家,主要力量仍然集中分佈在中等規模企業。

  企業總體效益下滑明顯。製造業500強企業利潤總額6304.5億元,同比減少13.66%,虧損企業14家,比上年多8家;收入利潤率2.90%,同比降低1.24%;平均資產利潤率3.18%,同比下降1.22%。

  效益主體下移,中等效益水準的企業比重越來越大。李錦分析說,利潤超百億元企業7家,利潤總額佔比23.74%;10億元以下企業337家,利潤佔比21.22%,效益主體是10億元~100億元間的中等企業。“14家企業共虧損94.6億元,3家企業未填報利潤情況。”

  低成本優勢消失

  “勞動力總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國製造業的突出優勢,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一優勢在不斷流失。”繆榮說,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大面積“用工荒”、工資薪酬快速上漲就是例證。

  長期以來,我國製造業依靠閒置土地、勞動力密集、低廉甚至免費的自然資源,拿下了全球低端產品市場。隨著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持續提升,資源類產品價格上漲趨勢不可逆轉,直接推動製造業生產成本上升。

  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大量製造業企業處於產業鏈底層,從事著高消耗、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李錦說,以服裝、機電、化工等企業為例,主要途徑是代理品牌加工,特點是勞動密集,生產、管理簡單,但能源消耗大,污染也較為嚴重。“製造業企業在技術引進上一直存在重硬體、輕軟體,重引進、輕消化,重模倣、輕創新的問題。”

  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加速追趕,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開始反思虛擬經濟過度的弊端,把製造業作為未來經濟政策的重要取向。因此,實際上我國製造業正面臨著雙重壓力。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隨著低成本優勢的消失,我國製造業企業的“粗放型”增長也即將走到盡頭。專家認為,應對新形勢下的全球競爭,我國製造業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告別“粗放增長”的模式,不斷增強我國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李錦說,全球80%的市場已被20%的著名品牌壟斷,而我國出口製造業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還不到20%。因此,建議企業今後把競爭焦點由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移,加快培育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專家建議,製造業企業應“練好內功”,培育本土市場競爭力,採取漸進式的國際化經營戰略。繆榮認為,製造業企業的國際化,首先應是技術研發環節的國際化,其次是市場銷售環節的國際化,最後才是生產環節。一味依靠外資和技術,追求高速增長,只能成為“代工廠”。

  從低端產品起家,向高端產品積累和創新,是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李錦認為,長遠看還應推動製造業向服務化轉型,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建議謀劃新的工業化基地和園區,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推動製造業佈局向集約高效、協調優化轉變。 (作者 王曉明)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