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穩步發展的2012年即將過去,充滿希望的2013年正快步走來。新的一年,仍將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經濟發展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特別是國際經濟環境仍然充滿變數。各方均在關注:中國經濟基本面將如何變化,中國經濟政策將如何選擇,中國市場又將如何反應?《經濟參考報》特組織多路記者採訪相關部門和業內專家,梳理矛盾,分析難點,對主要領域條分縷析,力求作出前瞻性判斷。
縱觀2012年全年,穩投資都是宏觀經濟的焦點。展望2013年,隨著政府因素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望快於今年;但是由於市場因素仍較疲弱,預計回升幅度也不會太大,市場普遍預測全年增速將在21%至24%左右。從政策來看,有選擇的增加製造業投資很可能成為明年穩投資的著力點之一,公共投資也將適當擴大。
盤點
投資減速致經濟放緩
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是由投資減速導致的。2012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從而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 D P)少增1.1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說,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政府主導、投資驅動為主要特徵的經濟增長髮展方式和與其相適應的產業結構,投資佔G D 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今年雖然出口增速下降的速度高於投資,但是由於投資對G D P貢獻率遠高於出口對G D P的貢獻率,所以投資增速下降對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最大,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與其緊密相關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大型機電設備製造等行業。
考量投資減速,陳佳貴歸納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房地產投資大幅度下降。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只增長了1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也同比下降16.5%。二是高鐵、高速公路建設減速。前三季度鐵路建設投資下降了12.4%。三是清理地方融資平臺,減少了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和辦法,使地方政府用於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大量減少。
進一步說,今年的投資減速和國家調控密切相關。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張漢亞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2年是國家執行“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改革開放以來的各個五年規劃時期,第二年投資增速低於第一年都是國家為防止經濟“過熱”加大調控力度的結果。這一次也不例外。主要是國家採取實際上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和“最嚴厲”的房地產業調控政策導致的。
隨著投資的增速放緩,其內部結構也出現了惡化跡象。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耗能行業投資不斷加快。國家資訊中心副研究員徐策介紹說,2012年高耗能投資延續了2011年年初以來的加速增長態勢,1至10月累計同比增長21.7%,較上年同期加快3.4個百分點。在經濟放緩背景下,各地為確保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甚至個別地區希望“彎道超車”,對高耗能投資的審批或有放鬆,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這不利於投資結構優化,同時對未來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也形成較大壓力。
二是高加工度製造業投資減速明顯。徐策說,2012年前三季度,高加工度行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3.5%,較上年同期減緩11.5個百分點,反映了製造業投資結構升級趨緩。這一方面受需求端整體趨弱的大環境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新一輪固定資產設備更新的意願不高。
展望
明年增速將小幅回升
展望2013年投資走勢,多數機構認為將出現小幅回升。
張漢亞預測,2013年投資增長將超過2012年,達到24%左右。他認為明年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的促進因素主要來自政府,至少有五個方面。一、2013年是中央政府的換屆年,從歷次政府換屆之後的表現來看,新一屆政府都非常關心第一年的經濟發展業績。二、2012年3月之後國家推行的擴大內需政策和措施,絕大多數是促進投資增長的,將在2013年上半年開始明顯見效。三、2013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時期的中間年,我國投資項目建設的週期在3年左右,為保證按時完成規劃的各項戰略目標,規劃確定的絕大多數投資項目必須在2013年全面展開建設。四、2013年也是各級地方政府換屆之後的第一年。2012年在國家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後,許多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提出了宏偉的投資項目建設計劃,開工了許多新的項目,這些項目中的大部分要在2013年才能進入投資建設的高峰期。五、國家各部門在2012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36條)配套政策將在2013年深入貫徹執行。
農業銀行也認為2013年投資增速將回升。該行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李莉說,從三大類行業推算,製造業投資增速溫和復蘇但不會大幅反彈,房地產投資將進入平穩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上升;預計民間投資增速也將回升。明年投資增速預計約為23.5%。
不過機構同樣普遍預計,2013年投資增速的回升幅度也不會太大。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提出,2013年抑制投資的因素包括:中小企業經營困難,融資難題有待解決,民間借貸成本較高,民間投資快速增長的潛力無法釋放;出口需求持續不振,外向型企業經營困難、投資意願受限,企業去產能化風險較大;節能減排推行,“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行業會受到抑制;房地產市場調控仍將繼續,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地方投資衝動受到財力約束;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綜合判斷,預計2013年固定 資 產 投 資 增 長21 .5%左右,比2012年上升1個百分點。”他說。
焦點
製造業投資重“擴兩頭”
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從目前情況看,由於制約明年投資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製造業投資難以快速增長,結合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戰略,有選擇的增加製造業投資很可能成為明年穩投資的著力點之一。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戰略室副主任王元京表示,如把製造業分為以大宗農產品和煤炭、鐵礦、油氣等原料生產為代表的上游產業,以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木材加工和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等原材料製造行業為代表的中游產業,以運輸車、大飛機、數控機床等資本品生產和以食品、服裝、傢具、手機等消費品生產為代表的下游產業,那麼“擴兩頭”將是結構優化與穩定增長的主旋律。
王元京說,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我國產業結構失衡與內需不足的矛盾集中體現在“中間大、兩頭小”。一方面,中游產業生產能力過大,對上游原料產業需求壓力過大,對下游產業供給壓力過大;另一方面,上游產業產能不足以滿足工業化巨大需求的矛盾長期存在;再一方面,處於產業鏈下游的高精尖製造業上不去,中國製造外國“芯”,裝備主機“空殼化”,產業規模小,市場滿足率低,創造不了原材料的大訂單。“形象地說,中國產業猶如足球隊,中場過於臃腫龐大、前鋒與後衛過於弱小。”
要解決這一問題,也就同時需要三方面規劃。第一,擴大上游產業供給能力。一是挖潛,包括:加大資源能源勘探力度;提高節約利用、高效開發水準;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能源與資源的戰略接續區。二是開源,包括:高效發展包括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在內的新能源;深化國際能源資源開發和加工互利合作,構建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體系;加大資源的國際化保障力度;形成國際能源資源的供給基地。
第二,抓中游產業的穩定與優化。首先,嚴格控制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五大原材料產業的總量,淘汰落後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優化產業佈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其次,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傳統基礎產業升級換代,推動原材料工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第三,擴張下游產業的供給能力。一方面,擴大小康型消費品供給能力。重點擴大公租房、新能源汽車、數字文化、體育用品、醫療服務、教育培訓、旅遊專列、養老產業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品產業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擴大高端製造業供給能力。重點開發高鐵、軌道交通、大型新能源發電裝備、節能鍋爐、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端與先進製造業產品。
除了加強製造業投資,還需要適當擴大公共投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這包括繼續投資高速鐵路等鐵公機項目,在城市興建醫院、養老院和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