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魚翅消費舉報投訴逐年增多的狀況,浙江省消保委歷時半年,對上百家魚翅經營商、賓館飯店和加工點進行了跟蹤走訪調查,發現魚翅市場和魚翅消費的亂象及背後的加工售賣假魚翅的黑色利益鏈。目前,浙江省工商機關已在全省組織了對魚翅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據該局今天發佈的最新消息,已查扣涉嫌問題魚翅560余公斤、已分別向兩家檢測鑒定機構送檢148批次魚翅產品。
浙江省工商系統此次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相關市場62家、魚翅產品經銷商617家、立案查處案件31件,檢查發現,被查的魚翅經銷人員主要來自廣東、福建等地,所售魚翅產品也多從廣州、江門等地的批發市場購進。執法人員表示,目前市場上魚翅產品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非常混亂。 浙江消保委介紹,魚翅亂象主要集中在:重金屬超標。消保委將省內若干水產市場的幹魚翅,委託浙江省公正檢驗中心進行品質檢測,從檢測結果看,有三分之一的幹魚翅鎘超標,其中有金勾翅鎘超標達10倍,另外還有部分魚翅甲基汞超標。
三無產品:消保委在批發市場調查發現,無廠址、無魚翅種類、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聯繫電話等“三無產品”十分普遍;
人造合成:市場上塑膠袋包裝的“素魚翅”(人工合成魚翅)十分普遍,成分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據消保委從杭州一水產品市場購買了一款長40釐米、顏色超白的牙揀翅,送檢測機構檢測時發現,有大量粘稠明膠溢出,未檢出鯊魚成分,其紋理也不符合天然魚翅特徵。據檢測專家分析,該魚翅可能係用明膠等材料人工壓膜而成。
真假混合:為驗證真假魚翅的味覺差異,省消保委與杭城某酒店共同完成一次魚翅消費實驗。發現添加高湯以後,人工合成魚翅和真魚翅不但沒有味覺差異,形狀也難以辨識。同時,浙江省消保委赴本省各地隨機抽了10余家酒店各品種的魚翅羹,送至權威機構進行DNA檢測,均未檢出含有鯊魚成分。
價格欺詐:據消保委對60余家生產、批發、零售、餐飲的魚翅售價進行調查,一些酒店標價500元至1000元/盅的魚翅羹,其相當量魚翅的出廠價只需要幾十元,中間環節存在數十倍的暴利。
虛假宣傳:不少經銷商及餐飲店宣稱魚翅作為高檔營養品,具有保健、補氣及抗癌等功能。而專家表示,魚翅並不具備高營養價值,不能與全營養食物(例如雞蛋、豆類)相提並論,吃魚翅可以治癌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
浙江消保委今天發佈消費警示:針對魚翅亂象,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生態環境,提醒消費者,謹慎消費魚翅,倡導“拒吃魚翅”,保護自己,保護海洋生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記者獲悉,目前,浙江工商部門在全面開展魚翅市場清查行動中,已對市場上銷售的不合格魚翅下架封存,並進一步查清來源及相關情況,全力阻擊有害魚翅流入該省市場,有關檢測結果和案件調查情況,工商部門將及時向社會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