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經濟週刊2013年第一期封面圖(注:因北斗導航衛星尚無公開照片,封面圖及內文相關衛星圖係根據網友猜想圖製作)
北斗照耀下的中國衛星導航商業地圖
“一般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你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讓你自己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之外,還可以將你的位置資訊發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你的情況。把短信和導航結合,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發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說。
隨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下稱“北斗”)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持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試運作服務,這種有著獨特源定位和短報文特色服務的導航衛星系統正式亮相於世界。
北斗將同目前壟斷國內導航產業95%以上的GPS展開正面競爭。“北斗志在將中國用戶從GPS手中搶回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認為,到了2020年,肯定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北斗。
人們的期望很大,因為這是中國首次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而在這背後,是市場各界、產業上下游對於衛星導航產業的“商業窺探”。
形成三條產業鏈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按產業上中下游基本可分為:上游是導航與衛星製造、晶片、OEM板卡、模組、天線等;中游是終端整合、系統整合;下游是銷售、運營、服務。目前,國內企業主要集中于貿易環節,佔下游份額的七成,主要是代理銷售國外的高精度接收機產品、模組、OEM板,而在運營和服務領域所佔份額很小。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諮詢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北斗一代終端社會持有量為10萬餘套,參與北斗終端研發或銷售的企業數量為50~60家,年產值為3億~4億元左右;而GPS導航終端2011年的總銷售量突破4500萬台,產值接近700億元,參與企業超過6800家。
北斗的獨特優勢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GPS。業內人士介紹,北斗除在定位、導航功能方面不弱于GPS外,其授時功能主要應用於金融、電力以及通信等領域,北斗授時精度能達到10納秒的級別,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為無線行動通訊的重要補充,對資源調度、安全監控和防災抗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市場人士表示,作為科技含量極高、人力資本密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北斗導航衛星產業化的市場空間極富想像力。
有券商研報指出,北斗將最終成為與GPS相抗衡的衛星導航系統,挖掘北斗導航衛星產業的投資機會,可遵循兩條投資思路:首先是相關衛星導航系統設備製造商;其次是隨著產業升級改造,提供所有解決方案的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商。
海富通基金投資經理楊帆表示,借鑒全球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軌跡,未來的應用將沿著國防、特定行業和大眾三個層次展開。國防應用會率先展開,但是大眾應用將來會是主戰場。短期來看,面對國防應用需求的公司會率先反應。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產業研究中心衛星導航事業部總經理王平表示,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規模是1000億,2015年將達到2000億,2020年將會是4000億,北斗的逐步完善將成為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推動力。
據分析,北斗的發展將形成基礎產品(包括導航太線、終端晶片、板卡、導航地圖等)、導航終端產品和運營服務三大條產業鏈,影響國防、漁業、交通、通信、電力等各大領域。國騰電子、海格通信、中海達、四創電子、中國衛星、高德、四維圖新等上市公司,以及東方聯星、南方測繪等非上市公司均會因此受益。
激發物聯網產業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長期以來,國內民用地理位置資訊服務市場主要由GPS壟斷,打開定位,通過人人網、大眾點評網、微信等社交網站簽到,搜尋附近的餐廳、銀行、酒店,評價美食,尋找朋友……這些基於GPS的位置服務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然而,儘管國內目前可以免費使用GPS,但其不能保證永遠不收費。
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斗星通”,002151.SZ)董事長周儒欣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他們已經研製出了相容支援北斗、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晶片。“我們從2006年開始探索,這樣一種相容互操作更能撬動衛星導航產業,從而激發物聯網產業。”
從2002年起,北斗星通就開始著力研發北斗海洋漁業安全生產資訊保障系統(又稱“船聯網”),先後投入資金超過1億元進行研發。
2006年9月,北斗星通與農業部南海漁政漁港管理局簽訂第一個合同,為在南海作業的首批700條船安裝設備,到目前為止已有約3萬條船安裝了相關設備。周儒欣介紹:“比如說在我們這兒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漁船在什麼地方,漁民們使用北斗通信往來。”
2012年8月,北斗星通與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共同啟動了“北京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程”項目,即在密雲地質災害多發區建設32個監測點,應用於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和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警示範。
未來,北斗星通還將繼續開發車聯網等廣泛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新產品。
多年專注衛星導航產業的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45.SZ)對2013年的市場前景也充滿信心。該公司不僅將為北京市1.2萬輛計程車加裝北斗導航設備,其提供的北斗導航手持設備也將在2013年4月開幕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中大展身手。
此外,中國已全面啟動北斗晶片和終端的研製工作,並啟動北斗行業應用示範項目,包括交通運輸部的“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範系統工程”、中國氣象局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預警示範應用”等。
由於導航系統對國防和民用產業的重要性,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援,促進北斗的應用,在此背景下,北斗導航產業將迎來大規模發展。
根據科技部近日印發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顯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
這意味著國家對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相關扶持政策的進一步落實。
可以預見,隨著北斗系統的試運作,原有GPS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的介入,一場激烈的競爭將在下游研發和應用領域展開,未來大規模的應用也即將到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系統總指揮李長江 記者 肖翊 攝
5000億展望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還處於較為幼稚階段,加之北斗建設尚未完善,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與困境。
當前國家相關部委安排了專項資金、專題項目,希望以示範為主,帶動、牽引促進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
然而,同支援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一樣,目前中央與地方相關部門對於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政策扶持都存在“撒胡椒面”的做法。按照相關主管部門人士的說法,因為新興產業往往需要在摸索中前行,作為主管部門也很難知道哪塊雲彩有雨,因而也就只能是廣撒網。
在北斗誕生之前,中國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主要是從GPS應用開始,由一批小公司自發地、盲目地投入,很長時間內進入不到主流產業體系。由於沒有國家的大資金投入,發展過程中更多是“雷聲大,雨點小”,長期沒有納入國家的整體規劃。儘管目前從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相關公司超過6800家,從業人員數量約為15萬~20萬人,總投資規模500億元左右,但整個產業仍呈現“小、散、亂”局面。
華力創通常務副總經理王偉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產業發展的瓶頸在於導航晶片價格偏高。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商用,以及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援,破解之法並不難覓。“通過繼續擴大晶片產量,在晶片上整合更多功能,讓用戶數量達到更大規模,晶片價格自然就降低了。”
中國衛星導航與定位協會方面認為,只有通過大額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國家級基礎設施和共用平臺,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壁壘,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大環境,才能培養促進數千億元乃至上萬億元的產業的形成發展。
北斗的發展和完善將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帶來轉機。
冉承其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透露,2012年衛星導航產業已經超過1200億元,將來中國該產業會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北斗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也認為,未來兩年內,中國將迎來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的高潮。
來自中原證券的一份相關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達到85.96億元,同比增長43.2%。而隨著整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對於當前佔比還不足10%的北斗產業來說發展空間巨大。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與衛星導航有關的公司總市值就已經超過了679億元。
國家一系列的幫扶政策也都力推北斗系統。《地理資訊產業“十二五”規劃綱要》、《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及《“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都將北斗系統作為重點工程予以大力支援。
事實上,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運作以來,到目前為止註冊用戶數大約在10萬左右,主要應用在國防安全領域,以及一些特定行業如漁業、氣象、交通、通信、電力等領域,其中漁業應用最廣,佔比超過60%。
但由於北斗一代屬於試驗衛星導航系統,用戶容量有限,目前市場上95%的導航終端仍然由GPS佔據。
至於目前整個北斗系統的總研發經費,冉承其在發佈會上透露約為幾百億,而後續10年時間要建全球性衛星導航系統,預計投入的經費要更多一些,大概在四五百億以上。
近幾年,隨著我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消費市場的基數大增。未來幾年,數千億市場規模,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前景可期。
附: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比較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比較
附: 北斗導航產業鏈廠商分佈情況
北斗導航產業鏈廠商分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