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有關螺旋藻保健食品監測和監督檢查結果前後不一的問題,國家食藥監局昨天回應稱,監督檢查結果已經過法定程式認定,螺旋藻保健食品的鉛指標限量標準也是安全的。
今年2月底,國家食藥監局針對以螺旋藻為原料的保健食品,在北京、天津等6省(市)開展了鉛、砷、汞重金屬專項監測,共抽取了市場上的40個產品84個批次,涉及29家企業。根據監測情況,國家食藥監局確定了13個可疑產品,要求各地開展針對性監督檢查,最後於3月30日公佈了監督檢查結果。
但監測和監督檢查的結果大相徑庭,不合格產品只剩下1種,3個產品為假冒。對此,國家食藥監局表示,監測和監督檢查是監管的兩個重要工作。監測是通過產品抽樣檢測、群眾舉報、媒體反映等途徑,了解和掌握市場產品品質安全情況,發現可能存在的苗頭性問題。監督檢查是為進一步查明問題所採取的措施,須經過現場檢查、產品確認、監督檢驗等法定程式,行政處理只能以監督檢查結果為依據。
最初監測不合格的13個產品是監測發現的可疑產品,其中9個產品來源於各地的監測結果,其他的來源於媒體報道。隨後,地方監管部門對上述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其結果經檢驗機構檢驗,按鉛指標限量2.0mg/kg的標準得出了結論。1個不合格產品和3個假冒產品已依法查處。(記者 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