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5日發佈的國標《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中禁止添加豬骨粉,是擔心豬骨粉內含有細菌等不安全因素。而貝因美公司添加的豬骨粉都已經過嚴格檢測,不會存在品質問題,如果消費者仍不放心,可以暫停食用,等待公司的相關資訊。”昨日,針對近日鬧得沸沸颺颺的“貝因美米粉違規添加豬骨粉”一事,貝因美公司相關人士做出回應稱,由於該產品存在很大爭議,目前公司已停產該產品。對於市場上仍在銷售的將不會召回,仍未銷售的產品將繼續銷售。
消費者起訴違規添加
事件起源於今年4月19日,廣州一位女士購買了貝因美“紫菜骨粉高鈣營養米粉”後發現,在包裝中標示的“新鮮豬骨粉”屬於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於是該女士將貝因美告上法庭。
6月19日,廣州市越秀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官在調查取證後認為,根據國家衛生部向原告發出的《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告知書》,可以證實被告貝因美公司生產的“貝因美紫菜骨粉高鈣營養米粉”添加“豬骨粉”不符合《食品添加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因此,原告要求退還貨款有理由。
不過,對於該女士提出的精神損失費和誤工費,法院還是採取了折中態度。法院認為,該女士沒有證據證實食用該食品後,對人體構成損害的事實,亦無證據證明上述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因此主張懲罰性賠償和誤工費的訴求缺乏事實依據。本案是合同之訴,要求精神損失費不符合規定。
不過,在廣東邦南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玉發看來,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購得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產品,可以依法要求獲得1至10倍的賠償。在此案中,法院既然已經認定貝因美米粉存在違規添加,就應該支援消費者獲得一定賠償。
而記者查閱資料獲悉,今年3月15日發佈的國標《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確實未將豬骨粉納入特殊膳食用食品營養強化劑範圍,但該標準明年1月1日才實施。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貝因美事件的發生是豬骨粉添加問題上相關新舊法規“打架”所致,而貝因美此次剛好鑽了監管缺位的“空子”。
多項新規限制添加劑
“貝因美添加豬骨粉”一案雖以貝因美敗訴而告終。然而,事件本身的影響力卻在不斷放大,消費者的焦點再次聚焦于乳製品業安全問題。記者注意到,這已是今年6月份媒體關於乳製品品質問題的第五次報道。
“此次‘食品添加劑’事件還是觸動了消費者關於乳製品安全問題的敏感神經,毋庸置疑,將對公司的形象、品牌和業績產生一定衝擊。”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事件也顯示出中國在添加物的標準和規定上存在漏洞。“政府在細化標準和規定的同時,企業也應當注意原料的使用,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記者昨日查閱衛生部及相關部門官網,發現近年來我國對嬰兒食品的添加發佈有多個限制新規,如禁止在嬰兒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禁止“添香加料”等。
升級配方變相提價
事實上,近年來,嬰兒食品“違規添加”現象愈演愈烈,不少企業為給產品一個賣高價的名目,在這類食品中添加多種營養素及其他成分,並大力宣傳其所添加物與眾不同的功能。
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當前不少嬰兒奶粉“高調”宣稱添加DHA、葉黃素、鈣、益生菌、牛初乳等,各類營養素和新成分功能各異,並稱對嬰兒健康發育十分有效。然而記者發現,每一次嬰兒食品增加一種添加物,企業便以“配方升級”名義發起新一輪提價。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嬰兒食品中添加各種新名目的營養素,其實均是企業的一種行銷手段。
“近年來,乳企增加添加劑已成為一種趨勢,更是企業變相漲價的‘藉口’。”宋亮稱,中國乳製品根源在於管理漏洞和監管的盲點。在他看來,中國乳製品行業基礎比較薄弱,奶源規模化程度低,相配套的服務設施落後。同時養殖與加工環節也存在嚴重的利益矛盾,這些因素都是推動今年乳製品安全問題集中爆發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