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融資
針對國內企業而言,國外上市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涉及到不同國家的法律、會計制度,甚至是不同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口味差異。國內企業去海外上市,要付出什麼,會得到什麼、為此要做什麼努力?本期“上證商學院”邀請長江商學院的學者,對此話題進行討論,希望對正在考慮到海外融資的企業家有所幫助。
中國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可以得到什麼?
首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市盈率普遍都高於美國其他的市場。同時,也高於世界其他的主要市場,包括像歷史最悠久的倫敦交易所、區域性的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等。
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市盈率平均波動範圍是在30-40倍的區間內。而新加坡、香港大概在13-16倍的市盈率範圍內波動,倫敦可能更低一點。這樣,從最“實在”的角度來講,納斯達克給了中國公司高的市盈率或者高的評估值。像盛大這樣的公司,市值20億美元,高出30多倍的市盈率,就等於是6000萬美元。一下多出6000萬美元,對盛大公司來說是一筆豐厚的財富,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其次,中國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在融資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國際知名度。
再次,可以提高自己企業的信譽評級。
最後,通過到納斯達克去可以為上市公司開展國際國內的合作提供舞臺。
此外,納斯達克還為上市公司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最重要的是後續融資的便利,納斯達克在後續融資上沒有時間的限制,最快6個月就可以做二次融資。二次融資有四種方式:一是股權的二次融資;二是可以發企業債;三是銀行融資,在美國,如果信譽好的話,容易得到商業貸款,甚至不需要抵押就可以得到信譽貸款;四是可以把自己的公司變成一個“硬通貨”。最典型的有盛大,中海油。盛大就是在上市之後,因為現金充裕並購了新浪。
“中國概念”向成熟階段過渡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去納斯達克上市?
關鍵在於公司本身的成長性和品質。在納斯達克有三套財務標準來考核什麼樣的公司可以上市。其中有一套是針對盈利模式的,即凈資產1500萬以上,市場流動值超過800萬美元就可以了。這個標準對於國內大多數上市公司來說,條件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比較低的。
雖然當前有的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和別的海外資本市場上遭遇到困境。但這是必然經歷的兩個階段:國外的投資者在第一個階段對所有的“中國概念”公司充滿了興趣,這可以看作是從一個比較盲目的階段到成熟階段的過渡。最終要進入了第二階段,海外投資者已經開始挑選個股,新浪、搜狐和網易這三個都是門戶網站,它們的市盈率和價格相差卻很大。但是,不能說價格差得大,就一定不好,投資者有一個選擇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現在有很多人把納斯達克和國內的創業板相比較。其實,把創業板和納斯達克等同是一個錯誤的概念,納斯達克是一個門類齊全、綜合平衡的交易所,把它當成一個創業板的交易所已經不準確了。
上市之利
實際上,首次公開招股是中國公司進行改革和實施廣泛重組、從而提高在行業內競爭力的良機。同時,上市還有其他一些益處:
一,更高的披露要求:上市的公司須遵照更嚴格的法律、資訊披露和其他司法要求。取得在美上市資格將有助於中國公司改善公司治理,表明其致力於提高企業管理水準的決心。
二,接觸更大規模的資本市場:比如在美國上市,美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資本市場。截止2005年12月,有近460家非美國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證券總值達71000億美元。雖然企業在海外可以根據144A條例接觸到美國機構投資者,但在美國上市可進入美國散戶零售市場,進一步豐富和擴大投資者群體。此外,在美上市更可接觸到專注于個別行業的投資者,他們當中有很多是行業專家,但只被允許投資美國的或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證券。
三,全球的認可:仍以美國為例,接觸美國投資者、美國研究分析師以及美國的金融媒體將有助提升公司的聲譽,從而令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理唸有更好的理解和傳播,提高投資價值,使潛在客戶對公司的認可程度提高,業務得到擴大。
四,樹立國際資本市場認可的公司形象:欲贏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計劃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公司需要具備一些特質,包括在行業內具優勢地位、清晰的業務策略、品牌知名度、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合理的增長和盈利前景和優秀的公司管理層,尤為重要的是企業治理能力。這些都是一家公司在考慮上市前應具備的關鍵性條件。(上海證券報 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