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在港工作的張成已回到廣州的家,卻接到香港地產仲介電話:“現在不買房,明天漲兩成。”仲介說得沒錯,張成上網查到即將在27日生效的香港樓市新政策後,立馬坐港九直通車回到香港,搶在23時30分簽好了買房合同。
27日起,外地人、香港本地以及海外公司在港買房,須負擔額外15%的買家印花稅。新規定還抬高了在港炒房的成本,二手房買賣印花稅在之前的高稅率基礎上又提高了5個百分點。樓市長時間不受控制的飆漲之後,香港政府終於打出了立竿見影的一記重拳。
“港人港地”釜底抽薪
全球經濟欲振乏力,外向型經濟的香港,樓市卻反常地逆勢上揚。工薪階層買不起房已成為香港最嚴重的民生問題之一。梁振英7月上任,9月就推出了好幾條打樓市扶持市民買房的政策,但樓價卻依然故我連升5周,創下拋離1997年高峰逾16%的新紀錄。
梁振英從競選時即承諾要實行“港人港地”政策,不久前也已指定兩塊土地,規定其上所建的1100套房屋只能賣給港人。與之相比,新政策的力度要遠遠勝出,因為它涵蓋了所有香港房屋,只要外地人買,就多付15%稅。
這條政策預計將對香港豪宅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因為有統計稱香港近年來1/4以上豪宅交易量來自內地客。而對於民生用房,象徵意義恐怕更大於實際意義。如張成那樣在港工作而有買房需求的內地人畢竟是少數。香港在2010年叫停了房地產投資移民,一般內地人缺乏在港買民生房的實力和動力。
香港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採訪時表示,新政策打擊下,內地買家相信已經“銷聲匿跡”。
為民生可犧牲投資
抑制炒房是香港幾屆政府共同的工作,新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力度:不論港人還是外地人,在港買房後半年內賣出的,徵20%印花稅,半年至1年內15%,1年到3年徵10%。
新政策威力立竿見影。中原地產數據顯示,香港10個型屋苑27日成交只有12宗,大減43%,是4個月以來的新低,而且更有一半錄得零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民生,新政策不惜把矛頭指向商界,香港和海外公司在港買房的從此也要交15%印花稅。政策生效短短兩天內,香港商界已經發出連片抗議之聲。而之前香港媒體指責政府“親商”的聲音也為之一洗。
香港一些商界議員表示,公司購買住宅用地也有正當理由,比如為職工添置宿舍,所以將向政府建議,若公司股東和董事全屬港人,應獲豁免征稅。
對此,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表示,政府的房策目標是“希望我們樓市的需求、供應及交投都來自用家主導的市場”。發展局長陳茂波則說:“自住是民生問題,另一是投資需要,當供不應求時,要先照顧民生。”
政策漏洞提前補上
香港政府以高效著稱,樓市新政再次體現這一特點。梁振英上月初剛剛撥出政府用地,提高居民房屋供應量,發現打壓樓價效果不彰之後,果斷撇開掣肘出臺新政策。
港府官員也向外界詳細解釋了新政策可能出現的漏洞及港府的應對思路。比如是炒家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或是轉換董事的方式,將公司名下物業轉讓,就可以避開買家印花稅。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出,這些個案只屬於少數,政府也會讓稅務局留意。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又指出,本地及海外註冊公司都需繳付額外印花稅,是一視同仁的做法。他指出,如果不用這方法,便會造成漏洞,屆時非本地居民透過股份轉讓,持有本地公司炒樓,若政府要追查將涉及很高行政成本,也不一定收效。如果只針對海外公司,還有可能抵觸公平貿易原則。
此外,香港人如果和內地人或外地人士結婚,共同購入物業,也可避開繳付額外印花稅。張炳良承認,如果是一個本地永久性居民,他的太太是非永久性居民,在政府構思中,這也獲得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