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底部暗蘊反彈
根據現行的消費價格統計調查方案,我國CPI統計共分為八大類產品。國家統計局並未公開八大類商品的詳細權重,中國證券報了解到,八大類產品權重佔比分別約為:食品佔比為33%,煙酒及用品為4%,衣著佔9%,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佔6%,醫療保健個人用品為10%,交通通訊為1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佔14%,居住類佔14%。
而食品類、居住類以及娛樂教育文化類三者,佔據CPI權重的多半壁江山。尤其是前兩者,當前是我國物價上漲壓力的最重要因素。以2010年4月CPI為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5.9%,居住價格同比上漲4.5%,分別為當月CPI上漲1.9和0.7個百分點,合計貢獻度達到 92.9%。
從食品價格各子項權重來看,食品類價格的各細項分別為肉禽及其製品、糧食、蔬菜、水產品、鮮果、油脂、調味品、鮮蛋以及其他。其中肉禽及其製品佔CPI比重最大,為6.93%。而豬肉價格權重為3.03%,不到肉禽及其製品的一半。
與糧食、蔬菜等不少食品價格已現升勢相比,目前豬肉價格仍處於低位,但這不妨礙豬肉價格成為最具不確定性的價格變數。
一般來看,生豬價格漲跌以三年為週期,所佔權重在肉禽及製品中最大,帶動力強,而價格變動幅度要明顯大於牛、羊、雞等其他肉禽,其波動往往成為食品價格乃至CPI的領先指標。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逐步見頂回落。截至今年4月份,更比去年底又回落了20%以上。
拐點來自4月中下旬,在國家先後兩次啟動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以後,豬肉價格明顯企穩回升。商務部公佈的價格監測分析顯示,截至5月上旬,國內生豬價格連續第四週回升,自4月初啟動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以來,全國生豬收購價格每公斤上漲了0.3元,累計漲幅達到3.1%。
按豬糧比價、生豬週期等監測指標來看,豬肉價格的底部很可能已經過去。但專家認為,目前難以判斷豬肉價格的反彈是由於國家啟動收儲政策導致的,還是新一輪豬肉價格上漲的開始。但目前生豬的高存欄量和緩慢下降的豬肉消費量食品佔比,有助於削弱未來豬肉價格反彈對CPI的影響。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進入豬肉消費淡季,需求量明顯下降,預計後期豬肉零售價格將止跌回升。
糧價小幅走高
在食品價格中,糧價佔CPI權重為3.07%,僅次於肉禽及其製品,具體包括大米、麵粉、糧食製品及其他。
產量來看,今年頻發的自然災害正成為農業穩產增產的重大挑戰,尤其是西南旱災、北方寒潮等可能直接影響不少農產品的產量。從農業生產週期來看,連續六年的糧食增產,一方面增加了今年進一步增產的難度,另一方面意味著即使小幅減產,今年糧食供需仍然將總體穩定。
由於國家儲備糧的調節作用,單年度的糧食供給不一定對當年糧食價格以及居民消費價格產生明顯影響。如2000-2003 年我國糧食主產區連續遭受乾旱,導致糧食總產量在這四年間持續下降,但同期的CPI和糧食價格基本穩定。直至2004年我國經濟需求呈現過熱跡象時,糧食價格以及其他領域價格才明顯回升。
價格方面,一季度我國糧食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原糧收購價格、成品糧零售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超過了5%。國家發改委上述負責人並不認為糧價有失控風險,並表示糧價的持續小幅上漲是政府提高最低收購價政策調控的結果,全年實現CPI總水準漲幅在3%左右的調控目標是有基礎的。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則指出,假如今年物價上漲3%左右,將有90%是食品價格拉動。我國大部分產品都處於產能過剩,只有農業產品是緊平衡或脆弱平衡。從這個角度講,即使國家不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糧價仍將因為市場動力而上漲。
社科院發佈的報告認為,2010年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上漲的可能性相對較大,農產品生產價格總體水準漲幅在4%左右,糧食生產價格漲幅更是可能超過5%。“2009年在國內糧食供給相對充裕、庫存水準較高以及國際價格走低的情況下,糧食價格呈現上漲態勢,這表明中國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可能發生重要變化。”
國際方面,國家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認為,世界糧食市場仍保持供大於需的格局,預計二季度國際市場糧價仍將低位波動。但由於全球流動性較為充裕,國際投機資金投向糧食等前期炒作相對較弱的大宗初級產品市場的可能性增大。
油價震蕩
按分類劃分看,石油價格屬於交通通訊類中的車用燃料及零配件細項,油價在CPI中的直接佔比並不大。但油價對大多數工業品甚至食品均具有傳導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外向度的提高,CPI受輸入性通脹傳導的影響更加明顯,突出反映在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
我國自實行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來,國際油價隨著經濟好轉逐步反彈,期間我國成品油價格先後9 次調整,其中6次為上調,3次為下調,我國成品油價大體保持了與國際油價的同步。
廣發證券認為,從今年情況看,進出口商品指數對CPI和 PPI的走勢,具有很強的先導性和帶動作用。原油等進口原材料的上漲,首先將導致橡膠、塑膠、鋼材等中間產品價格上漲,然後推動下游最終消費品價格提升。原油價格變動對CPI影響有一定滯後期,一般為9個月左右。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指出,從大宗商品價格來看,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快速增長會加大大宗商品的需求,但從絕對量看,發達經濟體仍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耗國。在發達經濟體緩慢復蘇的情況下,全球大宗商品並無持續上漲的壓力。此外,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術的出現,也會降低對礦物燃料等大宗商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預期。
對於未來油價走勢,不少人士認為將維持震蕩和小幅上行,但暴漲暴跌的動力均不明顯。招商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裘孝峰認為,近期國際油價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主要由於3個原因。第一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從希臘蔓延至其他歐元區國家的擔憂,導致所有風險資產出現快速的下跌;第二美國最近幾週的原油庫存和整體商業庫存都出現連續幾週的上升,引發對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第三是對我國緊縮政策的擔憂。但市場對於較遠期間的原油價格走勢較為樂觀,認為原油價格將回復到80美元/桶以上更高的水準。
居住類價格穩中有升
在我國的居住類價格中,主要包括建材及裝修價格、租房價格、住房貸款利率、水電燃氣價格等四部分。最受關注的購房價格並未被納入到CPI統計中,但這不意味著居住類價格不會對今年CPI施壓。
從先前我國物價經驗來看,房價明顯上漲時CPI往往不會同步變化,甚至CPI中的居住類價格也與之背道而馳。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05年至2009年,我國CPI 中的居住類價格分別同比上漲5.4%、4.6%、4.5%、5.5%和-3.6%,其中,漲幅最高的年份分別為2008年和2005年,事實上,這兩年卻是我國房價上漲壓力較小的年份。
漲幅最低的兩年為2009年和2007年,尤其是2009年居住類價格同比上漲-3.6%,這與房價真實走勢形成了較大反差。
今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2.8%,漲幅再度衝高。而隨著國家堅決調控樓市的措施相繼出臺,未來一段時間房價漲幅趨緩乃至下跌成為大概率事件。
但從歷史上看,房價上漲週期的中後期,往往會帶動租房、貸款利率等相關價格的上漲,這也是 2008年我國居住類價格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每年將對八大類產品權重進行細微調整,從權重變動方向來看,食品類權重隨著我國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而降低,居住、醫療以及娛樂教育等權重則有升高趨勢。尤其是居住類價格,“未來五年居住價格權重有望升至20%”。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此外,國家繼續推動資源要素價格改革,也將使未來水電燃氣價格存在上漲空間。綜合分析居住價格四個細項,不難看出今年居住類價格上漲壓力仍然存在。
警惕“黑天鵝”事件
綜合所述,專家指出,豬肉價格處於週期底部,但波動性和上漲動力相當明顯。糧價和居住類價格今年很可能將保持上漲,但應防止對整個物價影響的擴大。油價則更多受宏觀經濟和海外影響,短期內上漲的可能性大於回落。儘管當前我國物價仍處於3%以內的合理水準,但未來其中的一兩個環節發生“突變”,均可能導致新一輪價格明顯上漲成為現實。
此外,還應警惕局部事件導致物價調控全局吃緊的“黑天鵝”事件。如大蒜、果蔬等所佔權重較小的部分食品價格飆升,鐵礦石等定價權較弱的產品價格上漲,部分行業工資上漲帶動收入和物價上漲螺旋,醫療、教育服務價格也存在一定上漲壓力。
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從另一方面提醒,在關注通脹預期壓力的同時,由於部分國家債務危機的繼續爆發,國內房地產等行業景氣可能下降,未來我國經濟下行風險甚至大於通脹風險。而一旦經濟景氣下滑,流通和消費價格自然也將隨之下行。
繼4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創下近18個月新高後,我國價格上漲的壓力並未稍減,5月份CPI漲幅很有可能突破3%的通脹警戒線,時隔三年,我國通脹壓力的“夏季考驗”再度出現。
2007年,在豬肉價格的上漲帶動下,二季度之後CPI走勢一路上行。當年4月份CPI僅僅同比上漲3.3%,到8月份其漲幅已經攀升至6.5%,次年2月CPI漲幅達到該輪物價上漲的高峰8.7%。
再往前追溯三年,2004年3月CPI漲幅同樣只有3%,但在糧價上升的帶動下,7、8月CPI漲幅分別達到5.3%,但隨後物價很快回落至正常水準。
從物價走勢經驗以及當今情形看,豬肉、糧食、原油以及居住類等四大價格領域,將成為價格走勢的重要敏感環節。而其中的一兩個環節發生“突變”,均可能導致新一輪價格明顯上漲成為現實。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坦承,未來幾個月物價上漲壓力仍然會比較大。但他同時強調,今年下半年物價走勢可能是前高後低。(記者 韓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