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6條”出臺穩物價 對接農戶超市菜價降兩成

時間:2010-11-22 10:09   來源:北京晚報

  “農超對接”進超市免進場費

  《通知》強調,有關部門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價格的調整時機、節奏和力度,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本市解讀: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了解到,目前北京正在推行的“農超對接”合作項目,將有效促降農產品價格;目前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已經組織沃爾瑪、物美、家樂福、超市發等30余家超市和餐飲企業,同北京40多家農業合作組織洽談農產品直採。隨著“農超對接”逐步推進,農業合作社擔心的賬期、進場費、贊助費等問題將得到解決。

  據悉,對於企業實施“農超對接”,符合條件的每個項目原則上按不高於120萬元的標準獲得市財政補貼支援。來自市商務委的消息顯示,今年內支援北京市6家以上大型連鎖超市、郊區縣骨幹連鎖企業與農產品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

  以前農產品進超市,有4到6個中間環節,對接後合作社與超市一起制定“遊戲規則”。這樣,超市採購成本減少了,產品品質也可追溯;產品收購價提高了,農民獲利;產品銷售價降低了,消費者受益。記者從華堂、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了解到,在“零費用”進入超市後,一些農產品的價格能下降20%甚至50%。據悉,為打造“一站式”的購物體驗,沃爾瑪今後九成的果蔬都將採取“農超對接”的流通方式。

  對“農超對接”上游供貨的農業合作社而言,此前超市的進場費、贊助費等各種費用以及長達數月的賬期門檻太高。而目前北京推行的農超對接合作,特別規定把賬期限定在20天、免進場費,這對農戶是難得的好機會。

  另外,對那些沒有實施“直採”的蔬菜品種,一些超市還採用“限價”手段控制物價。像超市發,每日就在超市內公佈最高售價,要求這部分蔬菜不允許超過“最高價”銷售。

  市工商局有關人士上午也向記者表示,在國務院出臺穩定物價的措施後,各部門也很關注,下一步將和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進一步規範集貿市場攤位費。據了解,攤位費對集貿市場來說是一塊收費“大頭”,也促使菜價居高不下,有些農貿市場的菜價甚至比超市直採價還高出不少。

  北京蔬菜自給率將達35%

  《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和各地切實加強蔬菜種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設,南方省區和有關蔬菜主產區要抓好冬季蔬菜的生產,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給予必要的支援;各地尤其是城市人民政府要擴大速生蔬菜生產規模,增加越冬蔬菜供應。

  本市解讀:市農委新聞發言人陳濤表示,本市已經啟動了新一輪“菜籃子”工程的規劃。未來5年,將新增菜田30萬畝,逐步建立菜田最低保有量制度。蔬菜的自給率從目前的年均28%提高至35%。據悉,到2015年本市將新增菜田10萬畝,總量達到70萬畝。緊密型區域合作菜田新增20萬畝,總量達到80萬畝。其中本市新增的10萬畝菜田將重點放在遠郊區縣建設。而新增的合作菜田20萬畝,則是由北京政府與相關龍頭企業牽頭和河北、山西、山東、內蒙古四省區形成合作,在當地建立蔬菜基地,保障首都蔬菜的供應。

  記者了解到,去年山西省農業廳與市農委簽訂了產銷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山西省將規劃建設一批穩定供應北京的優質奶、羊肉、豬肉和禽蛋、雜糧、蔬菜生產基地。今年4月,京晉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北京順鑫農業股份公司投資1.8億元的商品豬基地項目落戶山西陽高縣。(記者竇媛媛 李莉 邵澤慧 左穎)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