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迅速增長,業務領域不斷拓展,日益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成為現代農業發展新亮點。預計到“十一五”末,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35萬家,實有入社農戶約2800萬,約佔全國農戶總數的10%。
農民專業合作社廣泛分佈在種植、畜牧、農機、漁業、林業、民間傳統手工編織等各個產業,服務內容逐步向共同從事農業生產資料購買、農產品銷售、儲藏、加工等方面拓展,使農民成員更多地參與到農業生產經營多環節利潤的分享,入社農戶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員同業農戶收入高出20%以上。在產業合作的基礎上,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信用、保險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成為率先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重要力量。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4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了農產品“三品一標”品質認證,2.56萬家合作社擁有註冊商標。廣大農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極大地推進了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品牌化。
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十一五”期間,各級農業部門與各地各有關部門一道,共同著力打造五大體系,推動了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推動地方立法,著力打造法律法規框架體系。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與法律相配套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章程》、《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等法規相繼出臺實施,“一法一條例一章程一制度”的法律制度框架體系基本確立。各地積極出臺地方法規,促進合作社發展。截至“十一五”末,共有11個省(市)出臺地方法規。
二是推動落實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著力打造政策扶持體系。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有28個省(區、市)出臺了促進和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專門政策文件。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著力打造項目支援體系。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合作社專項資金超過13億元。2007年到2009年,全國省級財政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資金累計已達16.15億元。農業、發改、財政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援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國家有關涉農項目的意見》,提出適合合作社承擔的國家涉農項目,都要將合作社納入申報範圍並明確申報條件。
四是強化示範引導和人才培訓,著力打造工作指導體系。啟動了示範社建設行動,以示範促規範,抓規範促發展。預計到“十一五”末,全國縣級以上示範社將達6萬家左右。人才培養提速升級。將合作社人才培養納入《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十一五”期間各類合作社人才培訓將超過100萬人次。
五是開展資訊宣傳和各項對接,著力打造服務體系。加強資訊化建設,創辦完善“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網”,建立健全合作社資訊統計系統,總結推廣安徽等省實施合作社資訊化服務平臺建設經驗。廣泛開展宣傳,採取多種措施宣傳法律精神、中央政策及典型經驗,為合作社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輿論氛圍。全力推進各項對接,與商務部、財政部聯手啟動“農超對接”,推動“農校對接”,探索“農企對接”新機制。據統計,通過“農超對接”將為合作社增加10-15%的收入。由農業部直接引導支援開展“農超對接”的合作社超過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