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區市地方兩會陸續召開。“轉型”、“升級”、“調結構”、“重民生”這些熱點詞彙依舊高頻率地出現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之中。
因地制宜推進轉型
結合自身優勢制定轉型政策、明確轉型方向成為地方兩會熱議的話題。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東2011年將重點推進建設10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根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未來五年,廣東將投資5360億用於現代產業建設工程;重點打造汽車、石化和鋼鐵三個基地建設。
福建強調利用自身地域優勢,推動產業轉型。一些福建省政協委員認為,應充分發揮生態、對臺等獨特優勢,促進產業科學佈局,提升產業發展水準。一些委員表示,ECFA的簽訂給福建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福建省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專職副主委林強建議,要借助當地四個臺商投資區,促進產業的“梯度轉移”和全省的“均衡發展”。適時將臺商投資區擴大至全省,引導臺商將勞動或資本密集型產業逐漸向閩西北地區轉移。
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省煤基合成油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關志道提出,山西省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不是棄煤不用,而應首先考慮煤炭生產方式的轉變,讓一噸煤消耗最少的資源,產生最大的價值。他建議,以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契機,重點發展以清潔煤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加強省部合作、省院合作、省局合作,儘快為煤炭資源清潔利用和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江蘇省蘇州市基於電子資訊等產業的優勢,進一步明確了新產業發展規劃,在產業佈局上,蘇州市確定未來3年將重點發展光電及整合電路產業、現代通信產業、電腦及網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4大類重點產業。未來幾年,蘇州將鞏固和擴大現有電腦及外設產品生產優勢,積極發展新一代高速、大容量高端電腦及伺服器,開發新一代網際網路應用產品,重點鼓勵發展新一代移動計算和無線上網產品,將蘇州建設成為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電腦大規模生產、研發基地,到2011年,形成產業規模4000億元。
調低GDP增速目標
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普遍調低了GDP增長率,並明確提出不再片面追求GDP,將結構調整以及經濟增長品質作為重心。
廣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期間廣東的GDP年均增速調整為8%。專家稱,調低GDP增速是注重GDP增長的品質,而非一味盲目比拼GDP。廣東社會科學院教授、廣東區域經濟專家丁力表示,“調低GDP增速,不是說廣東的經濟不行了,而是注重GDP增長的品質。”他表示,廣東省產業轉型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節能減排,不能再以犧牲環境來大力發展經濟;二是注重創新,提高產業技術含量,打造高新產業體系;三是擺脫以往對出口的過度依賴,擴大內需。“實際上,這是省委、省政府放出的信號,讓各級政府不再盲目比拼GDP增長速度,轉而加快做好經濟轉型升級。”
深圳市市長許勤在出席深圳兩會答記者問時表示:“未來5年深圳每年的GDP年均增長目標將調至10%左右,期望給深圳經濟轉型留出空間,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經濟發展品質上。”
上海明確提出,將GDP保持8%的平均增長率作為“十二五”期間的長期目標。
在調低GDP增長目標的同時,上述省份普遍提出,加快調整結構,加速推進經濟轉型。以經濟轉型、調整結構為主線,調低GDP增長率、適當放緩經濟增長速度,成為這些省份未來發展的共同點。(記者 陳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