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仍將實現8 .2%增長

時間:2012-12-31 08: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球萎靡中的中國亮點

  ———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

  ○2013年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速黯淡的一年。根據IM F的最新預測,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3.6%,而美國、歐元區、日本這三大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2.1%、0.2%與1.2%,仍顯著低於其潛在增長率水準。

  ○2013年中國經濟仍將實現8 .2%的增長,筆者認為如果沒有重大突發事件(例如歐債危機嚴重惡化、局部軍事衝突爆發等)出現,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上下。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能夠再次實現軟著陸。在全球經濟一片萎靡中,中國經濟依然是最大的亮點。

  ○從供求關係來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經造成很多城市供應偏緊,2013年房價反彈並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反彈的概率較大。

  ○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相差不大,因此預計2013年通貨膨脹率依然會保持穩定。不過,與2012年中國相當低的通脹率相比,2013年的通脹率可能略微反彈。

  ○當前正是央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時間窗口,如果央行能夠頂住壓力,繼續讓人民幣匯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的話,這不但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而且有助於增強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一個更加依賴內源性增長動力的、消費與投資平衡增長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平衡增長的、區域平衡增長的中國經濟,才能保障中國經濟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國居民的福利改善,也有助於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更令人信服的角色。

  歐洲危機的爆發與惡化是最近3年內全球經濟領域的最重要事件。受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率由2010年的5.1%下降至2011年的3 .8%,進而下降至2012年的3.3%(根據IM F2012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下同)。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在此期間內均經歷了經濟增長的減速。2013年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速黯淡的一年。根據IM F的最新預測,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3.6%,而美國、歐元區、日本這三大發 達 經 濟 體 的 經 濟 增 速 將 分 別 達 到2.1%、0.2%與1.2%,仍顯著低於其潛在增長率水準。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的情況相對樂觀,整體經濟增長率有望由2012年的5 .3%反彈至2013年的5.6%。

  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以下問題:失業率高企、國內消費投資增長乏力、整體負債率偏高。為穩定金融市場與提振實體經濟,發達經濟體普遍實施了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當然,部分國家的寬鬆財政政策已經造成政府債務佔G D P比率高居不下,甚至爆發了債務危機。儘管如此,目前美、歐、日、英等國家都在實施不同程度的量化寬鬆政策。發達國家央行的集體量化寬鬆政策既加劇了主要貨幣之間匯率的動蕩,也加劇了短期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全球主要經濟體既有陷入所謂“匯率戰”的風險,也面臨著“貿易戰”的威脅。

  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年間也經歷了增長率不斷放慢的過程。2010年與2011年的G D P增速分別為10.4%與9.2%,2012年可能顯著回落至7.8%。中國經濟的逐漸走軟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針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回落;二是外需疲軟、人民幣升值與國內要素價格調整導致出口增速下降;三是上一輪宏觀刺激政策的效果逐漸消失。中國經濟的不斷放緩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以至於有人預測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甚至可能在2013年爆發一場由產能過剩引爆的危機。

  然而,正如IM F預測2013年中國經濟仍將實現8.2%的增長一樣,筆者認為如果沒有重大突發事件(例如歐債危機嚴重惡化、局部軍事衝突爆發等)出現,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上下。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能夠再次實現軟著陸。在全球經濟一片萎靡中,中國經濟可能依然是最大的亮點。之所以做出比較樂觀的判斷,是因為從宏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消費、投資與出口在2013年都有望維持比較平穩的增長,出現顯著下滑的概率較低。

  首先來看消費。過去幾年內就業市場形勢穩中偏緊,城鄉居民收入(尤其是農民工收入)出現持續較快增長,社會保障體系得到進一步加強,這都促進了居民消費的穩定增長。坊間傳聞,十八大之後中國政府可能出臺新的收入分配政策,國民收入向弱勢群體的適當傾斜有助於進一步提高邊際消費傾向較強的群體的消費能力。目前中國正處於城市化的中期階段與居民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預計住房、汽車、教育、健康、旅遊等領域仍將成為未來的消費熱點。此外,歐債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再一次採取了穩增長、促消費的政策,為汽車、節能家電等產品的銷售提供財政補貼以刺激相關產品消費。

  當然,居民消費增長也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掣肘:很多城市針對房地產與汽車仍實施限購政策;由於社會保障體系依然不健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導致謹慎性儲蓄動機較強,社會平均消費傾向偏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快速增長後,農民工收入增速可能放慢(原因可能是民營企業利潤增速下降)等。綜上所述,筆者認為2013年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的名義增速可能在15%上下。

  其次來看投資。投資可大致分為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與基礎設施投資。儘管受庫存較高與產能過剩困擾,2013年中國製造業投資增速難有大的起色,但總體上仍有望保持穩定,而新非公36條實施細則的逐步落實有助於刺激民間投資的增長。從供求關係來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經造成很多城市供應偏緊,2013年房價反彈並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反彈的概率較大。從歷史經驗來看,黨代會召開與地方政府換屆後,總有一波旺盛的地方政府投資需求,恐怕此次也不例外。另一個歷史經驗是,在每個五年計劃實施期間,中前期(第2至3年)的投資增速普遍較高,而2013年恰好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三個年頭。

  不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面臨如下一系列不利因素:首先,對製造業投資而言,去庫存化、去產能化甚至去產業化的壓力依然巨大,勞動力成本仍在上升,當前工業企業利潤的大幅下滑可能影響企業家投資的信心與能力;其次,對房地產投資而言,宏觀調控政策仍可能繼續維持,且建築用地供給相當有限,這會限制房價反彈後房地產投資增速反彈的空間;再次,對基礎設施投資而言,作為投資主體的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資平臺目前債臺高築,隨著土地市場的降溫,地方政府的財力與融資能力均受到限制,難以進行新一輪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綜上所述,筆者認為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名義增速有望維持在20%上下。

  再次來看出口,這是受萎靡的全球經濟增長狀況影響最大的領域。誠然,出口行業目前可謂面臨著內憂外困。從外部來看,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增長低迷、發達經濟體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顯著增強、中國貿易條件依然在惡化、要求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外部壓力可能週期性增強;從內部來看,持續的人民幣升值與勞動力價格上漲、更嚴格的環保與節能標準均提高了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或者會推高出口價格(損害出口競爭力),或者會壓縮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不過,未來的出口增長也並非前景一片黑暗。其一,如果歐洲央行最近的救市措施能夠使得歐債危機穩定下來,且美國經濟能夠順利渡過“財政懸崖”的衝擊則國際經濟形勢有望得以改善;其二,隨著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長、更多潛在自貿區可能推出,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努力,中國的出口市場有望進一步多元化,特別是向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擴展;其三,中國政府也開始實施新一輪出口穩定政策,例如出口退稅等。綜上所述,筆者認為2013年中國出口的名義增速有望達到10%左右。

  由於經濟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相差不大,因此預計2013年通貨膨脹率依然會保持穩定。不過,與2012年中國相當低的通脹率相比,2013年的通脹率可能略微反彈。主要原因包括:國內要素價格改革可能造成國內要素成本持續上漲;全球發達經濟體央行集體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推高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從而使得中國面臨持續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從“豬週期”來看,2013年供求關係的轉變可能啟動豬肉價格的新一輪上升行情。不過考慮到目前製造業的產能過剩與高庫存現象較為嚴重、2012年國內糧食價格繼續保持豐收等因素,筆者預計2013年中國C PI增速將會維持在3-4%的區間內。

  之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軟著陸,除對消費、投資、出口增速謹慎樂觀外,還因為中國政府無論在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方面都仍然有較大的政策空間。預計中國政府在2013年仍將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之組合。

  從財政政策來看,2013年的亮點可能包括:第一,結構性減稅。一方面,中國政府會繼續拓展服務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範圍;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會延續甚至擴大對小微企業的減稅;第二,地方政府發債。中央政府會允許更多的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既緩解由於土地出讓金下降給地方政府財政平衡造成的衝擊,又通過債券發行的資訊披露對地方政府的行為形成新的約束;第三,將更多的財政支出用於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包括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等。

  從貨幣政策來看,由於2013年C PI增速可能回升,預計央行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不大。相比之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的下調空間,尤其是當中國政府放鬆了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之後。央行仍會頻繁使用逆回購來進行公開市場上的流動性調節,而不會頻繁使用成本相對較高的央行票據。在窮盡了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之後,央行仍將借助資本賬戶管制來應對短期國際資本的頻繁進出。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2012年9月份高達1%的強勁升值不能持續,但筆者認為在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將維持2%左右的小幅升值,同時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會更為顯著。事實上,當前正是央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時間窗口,如果央行能夠頂住壓力,繼續讓人民幣匯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的話,這不但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而且有助於增強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總之,從增長與通脹的搭配來看,2013年中國經濟仍有望實現8%+4%的組合。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能夠在2012-2013年期間實現軟著陸。然而,中國經濟雖無近憂、但有遠慮。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放大以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傳統上依賴投資與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目前高達50%的投資率與大部分製造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就是明證。中國政府應該抓住目前的有利時機,抵制既得利益集團的誘惑,勇於接受潛在增長率的放緩,並在此基礎上加快實施結構調整。通過收入分配改革、向民間資本開放服務業領域以及要素價格市場化等深層次改革來轉變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一個更加依賴內源性增長動力的、消費與投資平衡增長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平衡增長的、區域平衡增長的中國經濟,才能保障中國經濟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國居民的福利改善,也有助於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更令人信服的角色。(張明)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