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貨幣互換成熱錢流入隱秘通道 香港成轉机站
時間:2009-06-08 09: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雖然外匯局在不斷加強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但國際遊資還是創造出了不少變通手段,跨境的貨幣互換就成了他們利用的工具,而香港成了這些資金的轉机站。
某外資投行的執董高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他剛牽頭作了一筆互換。他的一個客戶是家香港的美資基金,苦於沒有合適的渠道將資金帶進中國,正好他的另一個客戶,一家外資機構想匯出一筆資金。高先生牽頭讓兩家機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美資基金在香港向那家外資機構劃過一筆美元,而這家外資機構在國內向那家美資基金支付一筆等值的人民幣。這樣一倒手,想進來的進來了,想出去的也出去了,而且這種方式很難被監管機構發現。在記者的追問下,高先生承認僅這一筆互換交易金額就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在香港市場上有很多資金盯著國內,一方面國內許多限制領域在逐步放開,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國內的資產價格被低估,很多資金還想借著小非減持的機會賺筆快錢。”高先生說,不過,現在外匯局對資本流動的管理很嚴格,這些資金只能採用這種互換的方式進出。其實不僅僅是他們,甚至有些中資金融機構也在牽頭操作,而且每筆業務量都不是小數。
據了解,由於對境外貨幣互換監管存在難度,因此很難估算從這一渠道進入的熱錢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由於大量資金想借道進入中國,香港金融市場近期已經承擔了較大壓力。花旗銀行日前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六個星期內,平均每週流入亞洲、特別是流入香港的資金量,已經達到2007年牛市高峰每週流入的資金量,致使香港銀行間同業市場隔夜拆借利率低至0.05%,為2004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這顯示資金流動性十分寬裕。
為應付來勢洶洶的熱錢,香港金管局被迫持續向貨幣市場每天注入數十億港元。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此前曾透露,1月份以來,已經購入439億美元,而熱錢暫未出現放慢流入勢頭。不少專家認為,在這些進入香港的資金中,很大一部分是要借道香港進入內地的。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近期的確可以看到熱錢流入的種種跡象。這主要體現在香港,而香港又反映出大陸的情況。香港金管局前一段時間增發外匯債券,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對衝流入香港市場的海外資金。流入香港市場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不是在做H股,就是透過一些途徑進入內地。但這並不能說是一次熱錢的大舉反攻。
“外匯管制通常更偏重於監測跨境的流動,客觀地說這種方式並沒有體現跨境的變化,而且都是在香港簽約,嚴格地說並沒有違規,只是打了一個政策的擦邊球。”魯政委說,“這種現象可能今後還會顯得比較突出,因為目前的時機很湊巧,不管我們國內對經濟前景怎麼看,海外的機構都普遍預期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同時國內很多企業又覺得目前是海外並購的好時機,可許多企業很難拿到足夠的外匯額度。所以我覺得未來這種現象會變得比較突出。”
“如果這樣做確有洗錢之嫌,很多地下錢莊就是這樣運作。”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說。不過,他認為這種情況應該不多。而且,這種交易整體上看是一種衍生交易,還會有軋差安排,不會產生實際的流動,危害應該相對小些。
“雖然我們的外匯管制是有效的,但也不要過度相信這種管制是完全密不透風的。不談地下錢莊,就是這種互換方式,也足以讓管制的效率出現問題。”魯政委說,這種操作雖然還不足以在整個宏觀層面上對資本管制形成巨大的衝擊。但卻說明,監管部門不跟著形勢的發展調整管制方法,管制效率就會急劇的衰減。當然,這樣一種管制政策體現的只是一個短期的策略,更為長期的策略應該讓人民幣的匯率更大幅度的波動,並最終轉向自由浮動。當一個國家的貨幣是浮動匯率後,理論上它不需要任何的外匯儲備,也不需要資本管制。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