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生活感受與統計數據不是一回事

時間:2010-01-25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張子揚 陳建)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劉偉今天上午說,民眾的切身感受與統計數據不是一回事。統計數據不一定能支援百姓的生活感受。他預測:二0一0年上半年,北京市通貨膨脹壓力較大,但不一定會發生通脹的現實。若無重大意外,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CPI)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在進行中的北京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劉偉以政協委員身份回答了有關北京房價和經濟走勢等問題。

  他引用了北京市統計局發佈的一組數據:到二00九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四環路以內商品住宅期房銷售均價接近每平方米二萬六千元人民幣,四至五環路為每平方米一萬六千多元,五至六環路為一萬一千多元,六環路以外也接近一萬元。

  北京市統計局的公報顯示,在四至五環路區間內,由於第四季度限價房集中簽售,使得均價比第三季度每平方米大約二點二萬元下降了五千七百三十八元。在其他環路區間內,該類均價都比第三季度不同程度上漲。二00九年十二月份,北京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漲幅達到全年最高點,上漲百分之十三點二,漲幅比十一月份提高五點二個百分點。

  劉偉說,這是因為百姓的買房支出不計入消費支出,所以,民眾可能一方面感覺北京房價大幅上漲,但另一方面,去年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一點五。

  劉偉說,今年上半年,北京通脹壓力較大,但不一定會發生通脹的現實。今年農業生產情況、國際經濟形勢等,會對全年的物價走勢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存在的通脹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需求大,二是成本推動,三是由進口上游產品漲價帶來的輸入性通脹。他預言:“若無重大意外,物價上漲幅度不至於超過百分之五”。

  至於北京等大城市房價飆漲,劉偉說,衡量房價與家庭收入之間的比例,是判斷房價是否過高的標準之一。在一般國家內,房價與家庭收入比通常是幾倍,七八倍算高的;但在中國國內城市,該比例平均是十幾倍,北京甚至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房價漲幅過高,有泡沫成分。

  統計數據顯示,在二00九年全年,北京市被調查的五千戶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兩萬六千七百三十八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八點一。這比北京市四環路以內每一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期房均價只高出幾百元人民幣。

  如何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劉偉說,關鍵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第一,政府應當確定帶有保障性、福利性的政策類住房,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中應佔有多大比例。第二,對於政策類住房,只租不賣或者只賣不租都是不對的,要確定政策保障類住房中的出租房與銷售房的比例。第三要保障交易合法。

  劉偉說,是要低收入者都買得起房?還是要讓人民住房有尊嚴?不同的政策取向,會引導出不同的結果。(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